[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提高Cu-Cr-Nb合金强度和导电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8825.1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铭;吕学谦;艾永康;李全;任亚科;周旭;卢思哲;曹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1/04;C22F1/08;B22F9/0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蒋太炜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提高 cu cr nb 合金 强度 导电 方法 | ||
1.一种同时提高Cu-Cr-Nb合金强度和导电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金包括Cu、Cr、Nb及M,
其中,Cr的质量百分数为1.5~2.0%;
其中,Nb质量百分数为1.3-1.35%,
其中,M质量百分数0.05~0.5%,
余量为铜;
所述M选自RE、B、P、Si、Ca、Zr、Li、Mg、Ti、Ni、Fe、Sn、Mn等中的至少三种;
所述合金,是采用粉末成形和形变热处理制备的Cu-Cr-Nb-M合金;
所述产品中第二相尺寸≤0.50μm;
所述形变热处理方法为冷变形/热处理/冷变形/二次热处理、热变形/热处理/热变形/二次热处理、热变形/热处理/冷变形/二次热处理中的一种;
所述变形方法为轧制、锻造、挤压中的一种或组合,
当变形方法为冷变形时,控制总变形量为75~85%,单次变形量为2~15%;所述冷变形方法包括冷轧、冷锻中的一种;
当变形方法为热变形时,所述热变形方式为热轧制、热锻造及热挤压中的一种,控制变形温度为450~650℃;
当热变形方式采用热轧制和热锻造时,控制总变形量为75~85%,单次变形量为2~15%;
当热变形方式为热挤压时,所用的挤压比为5:1~30:1,单次挤压比为2:1~9:1;
所述热处理温度为420~600℃;所述热处理时间为30~300min;
所述二次热处理温度为300~380℃;二次热处理时间为5~18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提高Cu-Cr-Nb合金强度和导电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微合金化调控合金的成分、显微组织,改善合金的性能;微合金化元素为M;所述RE选自 Ce、La、Y、Pr、Nd、Sm、Sc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提高Cu-Cr-Nb合金强度和导电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Cr-Nb-M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为氩气雾化;所述粉末的成形方法为热挤压、热等静压、真空热压或放电等离子烧结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时提高Cu-Cr-Nb合金强度和导电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金粉末采用水冷铜坩埚磁悬浮熔炼、气雾化法制备,雾化温度高于1500℃,所述粉末粒径≤160μm,粒径小于75μm粉末的占比大于8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时提高Cu-Cr-Nb合金强度和导电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粉末成形方法为包套挤压,包套挤压时,控制挤压温度为850~1000℃,挤压比5:1~25:1,包套材料优选为紫铜;包套挤压前,将粉末装入包套,然后在60~100℃环境中抽真空至真空度高于5×10-1Pa,封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时提高Cu-Cr-Nb合金强度和导电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粉末进行热等静压成形,制备合金材料;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合金粉末进行包套,即将合金粉末装入包套,并在80~125℃环境中抽真空至真空度高于1×10-1Pa,封焊;
步骤二:将粉末包套装入热等静压设备,在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热等静压成形;
步骤三:热等静压成形完毕后,降温、泄压,冷却到室温以后取样,将经热等静压制得的半成品机械加工去除包套后,得到Cu-Cr-Nb-M铜合金材料;
所述包套材质为铜,热等静压成形时控制温度为850~980℃;控制压力为50~250MPa;保温时间为30~90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88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