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岩屑的断层岩排替压力的获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9329.8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8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宋来明;胡光义;张迎春;苑志旺;徐伟;李雪;刘钧;张新叶;卜范青;邹婧芸;房磊;焦松杰;杨依依;姜彬;景至一;郭富欣;刘广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岩屑 断层 岩排替 压力 获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岩屑的断层岩排替压力的获得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岩屑深度校正;(2)根据步骤(1)中岩屑深度的校正结果,进行围岩排替压力计算;(3)断层岩排替压力计算,将断层岩等效为地下某深度处水平地层,将断裂带以外围岩i小层厚度记为ΔZi;根据式III计算,即得到断层岩排替压力计算;Pdf=0.00191n(H断×(ρr‑ρw)×cosθ/ρr×∑(Vshi×ΔZi/D)×100%)‑0.0052(式III),式III中,Pdf为断层岩拍替压力,MPa;ρr为岩石密度,g/cm3;ρw为地下水密度,g/cm3;θ为断层倾角,°,H断为断层埋深,m;Vshi为断裂带以外围岩i小层泥质含量,ΔZi为断裂带以外围岩i小层厚度,D为垂直断距。本发明是对测定的岩屑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容易获取;基于测定的岩屑数据开展相关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高,并大幅降低了断层封堵研究的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岩屑的断层岩排替压力的获得方法,属于油田勘探开发领域。
背景技术
断层岩排替压力是判断断层封堵性的关键数据。现有技术一般基于断层岩岩心直接测量或围岩岩心间接推导。不管哪种方法,都离不开岩心数据的标定。但很多油田,尤其是海上或深水油田,取心费用高昂,岩心非常稀缺,导致断层封堵性相关研究受到限制。与常规技术相比,本技术基于岩屑分析化验数据推断断层岩排替压力,既拓宽了断层封堵性研究方法,也降低了断层封堵性研究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岩屑的断层岩排替压力的获得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岩屑的断层岩排替压力的获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岩屑深度校正
1)将岩屑测量的泥质含量样本以棒状图的形式按岩屑埋藏深度绘制在单井综合柱状图上;
2)将所述测量的岩屑泥质含量的棒状图外包络形状与测井解释的泥质含量曲线形状相匹配,使所述岩屑的埋藏深度与所述岩屑的测井深度保持一致,得到测量的岩屑泥质含量对应校正后的岩屑的埋藏深度的棒状图;
3)对步骤2)中校正后的棒状图中的岩屑实际埋藏深度记为DEPTH*,DEPTH*所对应的测井解释的泥质含量记为Vsh*;
(2)围岩排替压力计算
计算步骤(1)-3)中DEPTH*×Vsh*的值,并以DEPTH*×Vsh*作为横坐标,Pd作为纵坐标,建立排替压力Pd与DEPTH*×Vsh*的回归关系式,则得到断裂带以外围岩排替压力的回归曲线;
(3)断层岩排替压力计算
1)结合步骤(2)中所述断裂带以外围岩排替压力的回归曲线,将断层岩等效为地下某深度处水平地层,将断裂带以外围岩i小层厚度记为△Zi;采用SGR法,根据式Ⅰ计算,得到断面上某点断层泥含量;
SGR=∑(Vshi×△Zi/D)×100% 式Ⅰ
式Ⅰ中,SGR为断面上某点断层泥含量,Vshi为断裂带以外围岩i小层泥质含量,△Zi为断裂带以外围岩i小层厚度,D为垂直断距;
2)根据式Ⅱ计算,得到断层岩等效埋深,即H等效;
H等效=H断×(ρr-ρw)×cosθ/ρr 式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93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