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火材料及制备方法,轨枕耐高温防烧损装置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9925.6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8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唐贵川;青光红;陈泽;刘嵩;赵杰;黄天翔;温宁;郑云;高亮;蒋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城集团凉山瑞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13;C04B33/36;C04B35/66;E01B1/00;E01B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615000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材料 制备 方法 轨枕 耐高温 防烧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火材料及制备方法,轨枕耐高温防烧损装置及制备方法,耐火材料由组合物A和六偏磷酸钠组成,其中六偏磷酸钠的重量为组合物A的重量的0.1~0.3;组合物A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粒径5‑10mm废喷枪骨料30~35%、粒径0‑5mm废喷枪骨料25‑30%、矾土粉15~20%、广西白泥1~4%、水泥5~13%、硅尘粉1~3%、余量为焦宝石;其中水泥中含有质量分数为58%~65%的氧化铝,该耐火材料用于轨枕耐高温防烧损装置中,能有效解决高炉渣罐车倒渣时高炉渣飞溅对轨枕的冲刷和高温烧损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炉渣处理涉及的轨枕防烧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火材料及制备方法,一种轨枕耐高温防烧损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钛重矿渣属于攀西地区炼铁产生的特殊高钛重矿渣,铁水从出铁口流出后经过渣铁分离,液态渣经过下渣沟被叠渣闸挡入渣罐内,西钢钒有近120余个渣罐用于倒运高钛重矿渣,装满高钛重矿渣的渣罐经铁路运送至冶金渣处理场地。
渣罐经铁路运送至冶金渣处理场地后,将高钛重矿渣倾翻进入热泼渣道,渣道与渣罐垂直高度约5m,每趟运输12个渣罐,每个渣罐装渣约35-50吨。倾翻时液态高钛重矿渣的高温热泼渣温度1000-1200℃,高钛重矿热泼渣工序环境温度800-1000℃,倾倒时飞溅产生的冲刷力对轨枕烧损严重,造成轨枕烧损缺失导致轨枕变形,轨道变形进而引发铁路罐车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液态高钛重矿渣的高温热泼渣温度高于高钛重矿热泼渣工序环境温度造成的液态高钛重矿渣飞溅而导致轨枕变形,轨道变形进而引发铁路罐车事故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轨枕耐高温防烧损装置,该轨枕耐高温防烧损装置使用了特定的耐火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火材料,由组合物A和六偏磷酸钠组成,其中六偏磷酸钠的重量为组合物A的重量的0.1~0.3;
组合物A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粒径5-10mm废喷枪骨料30~35%、粒径0-5mm废喷枪骨料25-30%、矾土粉15~20%、广西白泥1~4%、水泥5~13%、硅尘粉1~3%、余量为焦宝石;其中水泥中含有质量分数为58%~65%的氧化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废喷枪骨料、矾土粉、硅尘粉以及水泥提供前期施工强度,矾土粉和硅尘粉充当结合剂,六偏磷酸钠减水并提供流动性能。
废喷枪骨料具有纯度高、线膨胀系数低以及热力学性能稳定的特点。废喷枪骨料占耐火材料比重的55~65%,主要起支架作用;粉料的选型也极为重要,如果耐火微粉选型无法与颗粒成分相似或同步,在浇注使用后初期、中期将会出现开裂,结合性差等问题,矾土粉的作用是与硅尘粉以及焦宝石中的二氧化硅高温下反应生成莫来石相,莫来石相为针柱状,能有效阻止高炉渣的渗透,同时降低耐火材料的显气孔率,提高耐火材料耐压强度,改善耐火材料的热震稳定性。
水泥采用铝酸钙系水泥,氧化铝含量在58%~65%,具有水化性能稳定,机械强度优异而且强度提升合适,提供前期施工强度。
硅尘粉和矾土粉同时在水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结合性能,无需加入任何结合剂成分,即能满足施工浇注要求。
进一步限定,该耐火材料中各组分中水分的质量分数均小于或等于1%。
进一步限定,所述水泥具体为赛卡牌CA60铝酸盐水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粒径5-10mm废喷枪骨料和粒径0-5mm废喷枪骨料混合均匀;
S2:加入矾土粉、水泥、硅尘粉、广西白泥、六偏磷酸钠以及焦宝石搅拌均匀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城集团凉山瑞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钢城集团凉山瑞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9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