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凹印机印染故障的限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0626.4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9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阳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扬铃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9/06 | 分类号: | B41F9/06;B41F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锦绣路浙南农副产品中心市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凹印机 印染 故障 限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凹印机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凹印机印染故障的限速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滚轮,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的内侧活动滑块,滑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检测块,滑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通过滚轮、滑轨、滑块、检测块、移动板、滑槽、限位块、摆杆、卡口、弧板、固定壳、磁条、弹簧一、限速板、电磁铁、活动轴、失速检测组件、检测组件一、检测组件二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可以使得凹印机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防止失速故障的应急机制,同时也是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凹印机失速造成经济损失,这样也能提高印染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凹印机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凹印机印染故障的限速装置。
背景技术
凹印机主要由开卷机、导向组、印刷组、分切组和控制组几部分组成,开卷机主要是卷筒纸在一定速度和张力条件下的展开,并保持相应的稳定状态,导向组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印刷过程中纸幅不横向偏移,同时保证纸张的张力稳定,凹印机在印染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凹印机在印染的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时会造成大量的纸张的浪费,同时也会使得印染未完成的产品被损坏,现有的凹印机并不能依据速度来自动检测凹印机的工作状态,当凹印机失速时不能及时将其减速停止,进而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种用于凹印机印染故障的限速装置来解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凹印机印染故障的限速装置,具备自动检测、自动限速、可靠性高、减少损失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凹印机在印染的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时会造成大量的纸张的浪费,同时使得印染未完成的产品也会被损坏,现有的凹印机并不能依据速度来自动检测凹印机的工作状态,当凹印机失速时不能及时将其减速停止,进而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检测、自动限速、可靠性高、减少损失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凹印机印染故障的限速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滚轮,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的内侧活动滑块,滑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检测块,滑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表面开设有滑槽,移动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移动板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摆杆,摆杆的表面开设有卡口,滑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弧板,弧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固定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磁条,固定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固定壳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限速板,限速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轴,活动轴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失速检测组件,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检测组件一,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检测组件二。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的数量不少于十八个,所有散热孔均匀分布在外壳的表面,外壳的表面开设有通口。
优选的,所述滚轮与滑槽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滑轨与滑块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滚轮与摆杆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限位块与卡口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磁条与电磁铁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限速板与活动轴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限速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摩擦球,摩擦球的数量不少于十个,所有摩擦球均匀分布在限速板的外部,摩擦球与活动轴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弹簧一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电磁铁的外部和固定壳的内部,活动轴与通口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失速检测组件主要由密闭壳、碰板、检测槽、触点组成,密闭壳固定连接在活动轴的内部,检测槽开设在密封壳的内部,触点固定连接在密封壳的内部,碰板活动连接在检测槽的内部,碰板与检测槽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碰板与触点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密闭壳、碰板、检测槽、触点组成的密闭空间添加有压缩氮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扬铃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扬铃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06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