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性中药动态提取分离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0636.8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4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陈慧芳;吴可欣;吴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C11B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景梅 |
地址: | 24605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性 中药 动态 提取 分离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连续性中药动态提取分离生产工艺,该工艺中所使用的提取罐包括罐体及其侧壁内的加热装置,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及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上设置有与罐体内腔连通的第一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依次连通外部的冷凝器及油水分离器后与罐体一侧的内腔上部连通;所述罐体另一侧的内腔上部设置有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二循环管经过设置于罐体侧壁外的循环泵后延伸至罐体内腔底部;通过第一循环管及第二循环管的设置,达到了动态循环提取的目的,使得提取的效果更好,同时使得药材与溶剂充分接触,达到充分提取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连续性中药动态提取分离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中药厂还在使用沿用了近千年的水液煎煮锅作为中药浸提设备,只是在煎煮锅底部加设夹套,采用向夹套内的盘管通入蒸汽加热。由于这类设备的加料、出料及整个浸提过程控制至今仍以人工手动操作为主,药液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难以保证中药产品的质量,此外,还有一些厂家采用渗漉浸提工艺,这种工艺操作周期长、溶媒用量大、生产成本高,并依然存在传统浸提工艺的根本性弱点。
提取罐是中药提取、浓缩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性质变化等特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取罐的提取效果。市面上存在的提取、浓缩设备,只能进行静态提取和浓缩,提取和浓缩效率不高;另外,现有的提取罐一般通过螺旋绞龙来实现底部料渣的强制排出,但是料渣的含水率较高,导致无法充分回收中药的有效成份,造成资源浪费。
为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连续性中药动态提取分离生产工艺,通过第一循环管及第二循环管的设置,达到了动态循环提取的目的,使得提取的效果更好,同时使得药材与溶剂充分接触,达到充分提取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提取罐只能进行静态提取和浓缩,提取和浓缩效率不高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连续性中药动态提取分离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性中药动态提取分离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中药原料盛装在内筒中,再将液态溶媒加入提取罐中,通过加热装置加热提取罐进行加热升温,将中药原料浸润成稀药液;
S2、启动循环泵,通过第二循环管将提取罐中内腔上层的稀药液抽出并打入至提取罐内腔下层;同时,中药原料中的芳香油被蒸发,混有芳香油的热蒸汽通过冷凝器后进入油水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芳香油直接收集,而分离后的溶剂则经第一循环管从提取罐上部流回提取罐内;
S3、重复步骤S2过程,反复循环,直至中药原料的有效成分提取完毕;
其中,所述提取罐包括罐体及其侧壁内的加热装置,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及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上设置有与罐体内腔连通的第一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依次连通外部的冷凝器及油水分离器后与罐体一侧的内腔上部连通;所述罐体另一侧的内腔上部设置有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二循环管经过设置于罐体侧壁外的循环泵后延伸至罐体内腔底部;所述罐体内腔底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下方的罐体内设置有压榨腔,所述罐体一侧设置有与压榨腔连通的排料口;所述隔板上固定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内筒,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内筒内腔及压榨腔的落料口,所述内筒侧壁上均布有渗透孔;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内筒内与多个主搅拌齿连接,所述主搅拌齿由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的下连接部、螺旋部及上连接部组成,所述下连接部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上连接部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下连接部的上端及所述上连接部的下端均与转轴固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06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包含膜在染料吸附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电机工作发热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