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直流电炉的保温均质导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0715.9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1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康俊奇;张旭东;唐旭;王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城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02 | 分类号: | C03B5/02;C03B5/16;C03B5/185;C03B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邱玲 |
地址: | 0305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直流 电炉 保温 导流 装置 | ||
1.一种用于直流电炉的保温均质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装置机体(100)、熔池(200)、均化池(300)、熔化池(400)和酸度系数测量装置(600),熔池(200)、均化池(300)、熔化池(400)、测温装置(500)和酸度系数测量装置(600)设置在保温装置机体(100)内部,均化池(300)设置在熔池(200)和熔化池(400)之间,测温装置(500)通过机架(501)安装在熔化池(400)上端,酸度系数测量装置(600)安装在熔池(2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流电炉的保温均质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池(200)设置在电炉出渣口(204)的下端,熔池(200)左端端设有凹槽(203),凹槽(203)处有酸度系数检测装置(600),渣液通过出渣口(204)流入熔池(200)内,熔池(200)的下端为第一熔渣通道(201),熔池(200)通过第一熔渣通道(201)和均化池(300)连接,设置有出渣口(81),所述熔池(200)与均化池(300)通过第一熔渣通道(201)通连,第一熔渣通道(201)两端分别为第一熔渣出渣口(201-1)和第一熔渣进渣口(2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流电炉的保温均质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化池(300)由均化电极(301)、加料口(302)、均化池前区(303)和均化池后区(304)组成,所述均化池前区(303)和均化池后区(304)都水平放置均化电极(301),均化池前区(303)和均化池后区(304)内的均化电极(301)相互连接,均化池(300)和熔池(200)之间通过第一闸板(202)隔开,均化池(300)顶部设有加料口(302);所述均化池(300)下端设有第二熔渣通道(305),均化池(300)与熔化池(400)通过第二熔渣通道(305)通连,第二熔渣通道(305)两端分别为第二熔渣出渣口(305-1)和第二熔渣进渣口(30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流电炉的保温均质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池(400)内水平放置熔化电极(401),熔化池(400)左下端设有第二熔渣进渣口(305-2),均化池(300)与熔化池(400)之间通过第二闸板(306)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流电炉的保温均质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机体(100)由外到内依次为金属层(101)、隔板层(102)和绝缘层(103),隔板层(102)结构为层板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流电炉的保温均质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500)包括机架(501)、气缸(502)、导杆(503)、导套(504)、上连接板(505)、连接件(506)、下连接板(507)、热电偶(508)、连接杆(509)、固定轴(510)和测温杆(511),所述气缸(502)竖直固定在机架(501)上,所述导杆(503)、导套(504)与气缸(502)平行放置,导套(504)下端连接上连接板(505),下连接板(507)通过连接件(506)与上连接板(505)连接;所述热电偶(508)从下连接板(507)中部圆孔穿过,热电偶(508)下端为连接杆(509),连接杆(509)通过固定轴(510)和测温杆(511)连接;所述测温杆(511)下端设置测温管(514),测温管(514)通过测温管球头(512)利用螺栓(513)安装在测温杆(5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流电炉的保温均质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度系数测量装置(600)包括进渣口(601)、测长管(602)、闸板(603)、连接套(604)、合页(605)和溢液管(606),进渣口(601)与测长管(602)连接,测长管(602)与进渣口(601)连接处设有闸板(603),测长管(602)外部有连接套(604),测长管(602)尾部设有合页(605),合页另一端连接溢液管(6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城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交城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07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