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缘挂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0970.3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0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刘智辰;成先文;陈建滨;曾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李梦晨 |
地址: | 22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绝缘挂杆,包括挂钩、线夹和绝缘材质的绝缘杆,绝缘杆的一端与挂钩连接,另一端与线夹固定连接,绝缘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刻度标记,绝缘杆包括长度可伸缩调节的伸缩杆组件和用于对伸缩杆组件的长度进行锁定的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伸缩杆组件受力可伸缩变化,锁紧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锁紧组件限制伸缩杆组件的伸缩变化。如此设置,绝缘挂杆为带电搭接引线作业时的常备工具,将绝缘挂杆设置为伸缩调节的形式并设置刻度标记,方便了作业过程中距离的量取,降低了作业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带电搭接引线作业时,不便于确定引线长度的问题,且未增加作业人员所携带工具的数量,有利于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电作业工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挂杆。
背景技术
目前带电作业项目中以搭接引线和拆除引线为主,带电搭接引线作业时,需根据待引线位置处(如:刀闸上的引线处)与主线之间的距离截取一定长度的引线,然后利用绝缘杆将引线的端部牵引至主线位置处,利用扎丝将引线和主线进行固定。带电搭接引线作业为高空作业,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的工具有限,在量取待引线位置处与主线之间的距离时,不便于采用专用的测量尺具进行测量,一般利用身边的工具通过长度比对进行截取。而为了作业安全,作业人员身边的工具长度受限,无法满足对待引线位置处与主线之间距离的量取,从而增加了作业难度。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带电搭接引线作业时,不便于确定引线长度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绝缘挂杆,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带电搭接引线作业时,不便于确定引线长度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绝缘挂杆,包括挂钩、用于对线缆进行夹持固定的线夹和绝缘材质的绝缘杆,所述绝缘杆的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线夹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刻度标记,所述绝缘杆包括长度可伸缩调节的伸缩杆组件和用于对所述伸缩杆组件的长度进行锁定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伸缩杆组件受力可伸缩变化,所述锁紧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锁紧组件限制所述伸缩杆组件的伸缩变化。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绝缘材质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与所述第二杆件均为空心的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杆件的外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杆件的内直径,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线夹固定连接,第二端伸入至所述第二杆件的内部,所述锁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挂钩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卡箍接头和旋转搭扣,所述卡箍接头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卡箍接头的第一端设置有松紧结构,第二端套设于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一端的外部,所述旋转搭扣套设于所述卡箍接头的第一端,所述旋转搭扣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卡箍接头第一端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杆件的外侧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旋转搭扣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卡箍接头第一端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杆件的外侧壁之间挤压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卡箍接头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二端从所述卡箍接头的第一端脱出的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刻度标记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件上的第一刻度标记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件上的第二刻度标记,所述第一刻度标记从所述第二杆件的第二端开始、沿所述第二杆件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二刻度标记从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端开始、沿所述第一杆件的长度方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线夹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螺杆,所述第一夹块包括连接部和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的夹持部,所述第二夹块与所述连接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块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绝缘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夹持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夹块相面对的侧面均设置有弧形面,所述夹持部的第二端设置有钩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09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平台人脸识别登录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电梯导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