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1375.1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3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君义;邹浒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5;H01M4/13;H01M50/46 |
代理公司: | 广东朗乾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朱鹏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 ||
锂电池,包括卷芯和极耳,所述卷芯由内层隔膜、第一极片、外层隔膜、第二极片叠加卷绕形成,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极性相反;所述内层隔膜位于卷芯的最内层,所述内层隔膜和所述外层隔膜均具有夹持段、与夹持段相连并位于夹持段之后的第一平直段、超出所述第一极片尾端的尾部贴合段,第一平直段位于所述第一极片之前,尾部贴合段为隔膜的末端,所述内层隔膜的夹持段、第一平直段、尾部贴合段分别和所述外层隔膜的夹持段、第一平直段、尾部贴合段贴合在一起;所述内层隔膜的第一平直段和所述外层隔膜的第一平直段的干法剥离力小于8N/m。本发明使用具有特定表面剥离力的隔膜生产卷芯,避免极片、空箔打折的问题,可以提高产品良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包括电芯和设置于电芯上的极耳,电芯包括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隔膜是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其设置于电池的正、负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极片,防止电池短路。目前锂电池中使用的隔膜一般为具有孔洞结构的聚烯烃产品,如PE隔膜、PP隔膜、PP/PE/PP三层隔膜等。在基材隔膜的单侧表面或者两侧表面涂覆有无机粒子,如氧化铝,勃母石,氧化镁等,在此基础上再对隔膜进行双面的纯胶涂布或者胶和陶瓷粒子混合涂布,最后得到隔膜产品,其中的胶可以是单一PVDF或者多种PVDF混合,涂布的方式可以水系涂布或油系涂布。水系隔膜是将单一品种或者多种PVDF和分散剂、胶水在水中分散、研磨,形成悬浊液,过滤后进行涂布得到的成品,水系隔膜的涂布方式可以是微凹版辊转移涂布或者使用高速喷头涂布;油系隔膜是将单一品种或者多种PVDF按特定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例如NMP、DMAC等),形成溶液后进行涂布得到的成品,油系隔膜的涂布方式可以是微凹版辊转移涂布或者浸涂。
锂电池中,隔膜与极片粘接在一起,隔膜表面涂层的粘接力直接影响电芯的卷绕、化成等工序以及成品的质量,隔膜表面涂层的粘接力不合格,可能会导致极片出现打折等质量缺陷。图1a和图1b为两种极片打折的示意图。图1a所示是卷绕机台完成卷绕动作后,由于隔膜与头部铜箔粘合较紧,卷芯压实阶段未能舒展开而导致空箔处出现打折的示意图。对存在此类缺陷的卷芯进行拆解后,发现极片头部首折会出现类似图1a中箭头所指的重叠部分(出现的位置以及大小不局限于图1a所示的情况),重叠部分在X-ray下观察,可看到其为一条颜色较深的细线,宽度约在0~1mm之间。图1b所示是卷绕机台完成卷绕动作后,由于隔膜与头部铜箔粘合较紧,卷芯压实阶段因单面涂膏的两面张力释放不一致而导致极片未能及时舒展导致的打折的示意图。对存在此类缺陷的卷芯进行拆解后,发现极片头部单面涂膏面会出现类似图1b中箭头所指的重叠部分(出现的位置以及大小不局限于图1b所示的情况),重叠部分在X-ray下观察,可看到其为一条颜色较深的细线,其宽度约在0~1mm之间。极片打折容易导致电池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可以减少极片打折等生产不良的现象,提高锂电池的良品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锂电池,包括卷芯和极耳,所述卷芯由内层隔膜、第一极片、外层隔膜、第二极片叠加卷绕形成,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极性相反;所述内层隔膜位于卷芯的最内层,所述内层隔膜和所述外层隔膜均具有夹持段、与夹持段相连并位于夹持段之后的第一平直段、超出所述第一极片尾端的尾部贴合段,第一平直段位于所述第一极片之前,尾部贴合段为隔膜的末端,所述内层隔膜的夹持段、第一平直段、尾部贴合段分别和所述外层隔膜的夹持段、第一平直段、尾部贴合段贴合在一起;所述内层隔膜的第一平直段和所述外层隔膜的第一平直段的干法剥离力小于8N/m。
更具体的,所述干法剥离力通过以下方法确定:
S1、将被测隔膜裁剪为尺寸合适的样品,将两片被测隔膜样品对齐叠放;
S2、将叠放好的被测隔膜样品热压在一起,热压温度为100℃,压强为0.2Mpa,热压时间为1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13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员信息一体化采集系统
- 下一篇:基于反流保护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