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堆叠双挂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1895.2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6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金银花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叠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堆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堆叠双挂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堆叠双挂场景产生的业务中断问题,其中,该方法应用于VSU系统中设备类型为主设备的第一设备,包括:根据VSU系统的设备信息,确定VSU系统中存在设备类型为从设备的第二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心跳报文,以及获取第一设备与上层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在确定网络连接状态异常,且在预设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心跳响应报文后,进行复位操作。第一设备在确定自身为主设备,且VSU系统中还存在作为从设备运行的第二设备时,在确定网络连接状态异常,且未按时收到第一心跳响应报文后,进行复位操作,处理堆叠双挂场景,快速恢复VSU系统的业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堆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堆叠双挂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a示出的传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可知,在核心层或者汇聚层中使用了双核心设备,这样做虽然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但是也增加了网络的复杂度,而且大量的备份链路还会降低资源的利用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设计网络架构时引入了虚拟交换单元(Virtual Switching Unit,VSU)这一网络系统虚拟化技术,将多台物理交换机虚拟化为一台虚拟交换机,而多台物理交换机构成了一个VSU系统。参阅图1b示出的采用VSU技术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可知,在各层中形成了至少一个VSU系统,这样做可以简化网络拓扑,降低网络的复杂度。参阅图1c示出的VSU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可知,VSU系统里的设备分为负责管理整个VSU系统的主机和作为备用设备运行的从机,主从机之间有虚拟交换链路(Virtual Switching Link,VSL)和双主机检测链路两条链路,其中,VSL主要是检测主从机之间的VSL连接关系,双主机检测链路主要是检测VSU系统中是否存在两台主机。
面板口包括了业务口和VSL口,因此,当主机的面板口出现故障时,主机将无法转发报文,主机与从机之间的VSL也会断开,导致主机与从机被分到两个不同的VSU系统,发生VSU分裂的现象。正是由于发生了VSU分裂,网络上会出现两个配置相同的VSU系统,在网络中引起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IP地址冲突等问题,双主机检测机制会将优先级较低的从机置为恢复(recovery)状态,关闭从机所有的业务口,导致主从机均无法转发报文,形成堆叠双挂的场景,造成VSU系统的业务中断。但针对堆叠双挂场景产生的业务中断问题,目前没有搜索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堆叠双挂处理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堆叠双挂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堆叠双挂场景产生的业务中断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叠双挂处理方法,应用于虚拟交换单元VSU系统中设备类型为主设备的第一设备,包括:
根据VSU系统的设备信息,确定所述VSU系统中存在设备类型为从设备的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心跳报文,以及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上层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
在确定网络连接状态异常,且在预设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心跳响应报文后,进行复位操作。
可选的,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VSU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设备类型;
其中,所述设备类型为主设备或者从设备。
可选的,在根据VSU系统的设备信息,确定所述VSU系统中存在设备类型为从设备的第二设备之前,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类型为主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类型是预先设定的;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类型是之前设备类型为主设备的第三设备进行复位操作后,按照预设选举规则重新确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1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