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承载高精度鼓形齿联轴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2072.1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2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祥;卢茜莉;徐洪国;王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18 | 分类号: | F16D3/18;F16D3/84;F16N1/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高精度 鼓形齿 联轴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承载高精度鼓形齿联轴器,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该高承载高精度鼓形齿联轴器,包括主动端半联轴组件、从动端半联轴器组件、联接元件、密封元件,所述主动端半联轴组件和从动端半联轴器组件通过端面齿连接传递转矩。该高承载高精度鼓形齿联轴器与现有的鼓形齿联轴器相比,其优点:它提高了鼓形齿联轴器的承载能力和传动精度,传动平稳,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材料成本,拆装方便,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还降低了鼓形齿润滑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承载高精度鼓形齿联轴器。
背景技术
鼓形齿联轴器是一种重要的机械基础部件,其功用是将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起来,传递转矩使两轴一同转动。工程使用中,由于制造和安装误差,零件的变形、磨损、基础的下沉等原因,将引起两轴轴线位置的偏移,发生轴向位移、径向位移、角位移和综合位移等。偏移的存在使得联轴器产生附加动载荷,引起振动,使机器零件工作情况恶化。在种类繁多的联轴器中,鼓形齿联轴器具有小型、传递扭矩大、传动平稳,并具有优良的耐久性等优点,是中型和重型机械中最常见的联接两传动轴的部件。
现有的鼓形齿联轴器结构,如图7所示,主动端内齿圈C(31)套在主动端外齿轴套C(30)上,从动端内齿圈C(32)套在从动端外齿轴套C(33)上,主动端内齿圈C(31)与并从动端内齿圈C(32)通过铰制孔螺栓C(37)、弹垫D(38)、螺母C(39)连接,密封C(40)分别装在主动端内齿圈C(31)的密封槽内,压盖C(34)通过螺栓C(35)、弹垫C(36)分别压紧在主动端内齿圈C(31)和从动端内齿圈C(32)的端面上,并分别套在主动端外齿轴套C(30)和从动端外齿轴套C(33)上。
现有的鼓形齿联轴器的缺点是:
1、两半联轴器组件通过铰制孔螺栓连接,传递转矩较大或承受冲击载荷时,铰制孔螺栓容易松动或断裂,造成生产事故,且更换备件时,拆装困难,增加检修、维护的工作量,影响轧机生产效率,增加了维修劳动强度;
2、密封件为普通圆橡胶,安装在内齿圈的密封槽内,密封件易老化,且不易更换,另外加油孔加工在法兰外圆上,只能对鼓形齿齿的外侧进行密封,内测无密封所需的润滑脂较多,增加润滑成本,且易造成齿轮副润滑不充分;
3、外齿轴套为整体式,拆装困难,且材料利用率底,增加产品材料成本;
4、鼓形齿联轴器的轴向定位性差,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易摆动,产生轴向位移。
于是,本申请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高承载高精度鼓形齿联轴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承载高精度鼓形齿联轴器,解决了现有联轴器组件通过铰制孔螺栓连接,传递转矩较大或承受冲击载荷时,铰制孔螺栓容易松动或断裂,造成生产事故;
现有联轴器密封件易老化,且不易更换,另外加油孔加工在法兰外圆上,只能对鼓形齿齿的外侧进行密封,内测无密封所需的润滑脂较多,增加润滑成本,且易造成齿轮副润滑不充分;
现有联轴器外齿轴套为整体式,拆装困难,且材料利用率底,增加产品材料成本;
现有鼓形齿联轴器的轴向定位性差,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易摆动,产生轴向位移的综合性问题。
(二)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2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