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分驱动调制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2154.6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0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淼峰;张宇光;王磊;肖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60 | 分类号: | H04B10/60;H04L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朱磊;张颖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驱动 调制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差分驱动调制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差分驱动调制器包括:差分驱动芯片,所述差分驱动芯片包括第一信号管脚和第二信号管脚;与所述第一信号管脚连接的第一偏置电压路径和与所述第二信号管脚连接的第二偏置电压路径;其中,所述第一偏置电压路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行波电极、第一负载电阻和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偏置电压路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行波电极、第二负载电阻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给所述差分驱动芯片提供偏置电压,以使所述第一信号管脚和所述第二信号管脚上的电压相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分驱动调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而使得现代社会信息数据量呈现指数式的爆发增长。光通信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方案。
随着光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输容量已经达到100T比特量级,网络建设中100G的传输容量已经逐渐成为主流,甚至400G的传输容量也有部分使用。在如此高速的光网络中,除了各种算法以外,差分驱动调制器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差分驱动调制器是构建高速光网络的器件基石,它负责整个光通信网络的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因此差分驱动调制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整个光通信网络中传输的光信号质量。
然而,差分驱动调制器受其负载电阻、驱动电极和有源区的影响,容易造成差分驱动芯片上的两个信号管脚上的电压不均衡,导致其调整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差分驱动调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差分驱动调制器,包括:
差分驱动芯片,所述差分驱动芯片包括第一信号管脚和第二信号管脚;
与所述第一信号管脚连接的第一偏置电压路径和与所述第二信号管脚连接的第二偏置电压路径;其中,
所述第一偏置电压路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行波电极、第一负载电阻和第一驱动器;
所述第二偏置电压路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行波电极、第二负载电阻和第二驱动器;
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给所述差分驱动芯片提供偏置电压,以使所述第一信号管脚和所述第二信号管脚上的电压相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行波电极和所述第二行波电极之间的有源区;
所述有源区包括两个与所述第一行波电极和所述第二行波电极电耦合的PN结二极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负载电阻和所述第二负载电阻的阻值相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行波电极和所述第二行波电极构成所述差分驱动调制器的差分驱动电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差分驱动电极为金属微波信号波导或非金属导体波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行波电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管脚通过金线连接;
所述第二行波电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管脚通过金线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负载电阻和所述第二负载电阻呈对称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行波电极和所述第二行波电极呈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21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分拣摄影头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工程用灌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