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风模组结构及通风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2207.4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3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吴献策;刘大洲;卓明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住邦建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13 | 分类号: | F24F7/013;F24F7/003;F24F8/108;F24F13/1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龙艳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模组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模组结构及通风器。通风模组结构包括外壳;在外壳内设置有风机组件、滤网组件和通风腔体;风机组件的进风口与通风腔体相连通;滤网组件的出风口与通风腔体相连通;在外壳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风机组件的出风口与第二通孔相连通;滤网组件的进风口与第一通孔相连通;在外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供风进入到第二通孔内的格栅。格栅与室外相连通,室外的空气经过格栅进入到第二通孔,再经过滤网组件进入到通风腔体内,空气中蚊虫和附带的灰尘均会被滤网组件所过滤,则进入到通风腔体的空气均不伴随着杂质,通风腔体内的空气会从风机组件的进风口进入风机组件内,然后通过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输出到第二通孔再进入室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通风模组结构及通风器。
背景技术
随着门窗通风器的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应用智能门窗通风器。而通风器一般包括通风器壳体、功能模块和电路模块。
现时的通风模组中风机和滤网的安装位置都是在纵向,导致整个产品的厚度增加。另外,因为风机和塑料件直接用螺钉固定,使风机与塑料件之间没有缓冲或者只有有限的缓冲,并且由于窗式通风器的整体尺寸偏小,使得需要选用风机的尺寸都比较小,因此要达到合格的风量,风机的转速一般都比较高,而由于使风机与塑料件之间没有充足的缓冲装置使产品的噪音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模组结构及通风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风模组结构,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风机组件、滤网组件和通风腔体;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与所述通风腔体相连通;所述滤网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通风腔体相连通;在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用于供空气进入所述外壳内的第一通孔、及用于供空气输送至外壳外的第二通孔;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滤网组件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供风进入到第二通孔内的格栅。
可选的,还包括可覆盖在所述第一通孔上的风门;所述风门铰接在所述外壳上。
可选的,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风门覆盖或翻出所述第一通孔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风门相铰接。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扇齿、电机和铰接杆;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有齿轮;所述扇齿铰接在所述滤网组件上;所述扇齿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扇齿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风门相铰接。
可选的,所述滤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滤网;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二支撑座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滤网卡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
可选的,所述风机组件包括EVA容置座和风机;所述EVA容置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EVA容置座内;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通风腔体相连通;在所述EVA容置座内开设有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分别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风机为涡轮鼓风机。
可选的,所述EVA容置座包括包括EVA上盖、EVA下盖和EVA板层;所述EVA板层设置在所述括EVA上盖和EVA下盖之间;在所述EVA板层内开设有与所述风机相适配的容置腔;所述风机纳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送风通道开设在所述EVA板层内。
一种通风器,包括通风器本体、及如上所述的通风模组结构;在所述通风器本体内设置有相隔绝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在所述通风器本体内开设有若干个用于供外壳内的空气进入室内的排气孔、及用于供室外的空气进入外壳内的进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格栅均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住邦建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住邦建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22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