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离子风强化凝结换热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2300.5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1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龚政;郑怀;苏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石超群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离子 强化 凝结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热能工程的强化凝结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离子风强化凝结换热的装置及方法,主要结构包括真空凝结腔体、设置于真空凝结腔体内的针尖电极、与针尖电极垂直设置的水平金属管、连接水平金属管两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连接针尖电极和水平金属管的负压高压电源、设置于真空凝结腔体的进气阀和出气阀,所述针尖电极连接负压高压电源的负极,水平金属管连接负压高压电源的正极,所述针尖电极的尖端指向所述水平金属管。本发明的装置利用负压高压电源在针尖电极附近形成高电场强度,进而产生离子风,强化了蒸汽朝凝结壁面的迁移过程,从而强化了凝结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热能工程的强化凝结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离子风强化凝结换热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蒸汽凝结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很容易被观察到的普遍现象,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如笔记本里面的热管、发电厂的冷凝塔等。当凝结表面的温度低于蒸汽温度时,蒸汽就会在凝结表面上凝结,这个过程伴随着质量以及能量的传递。能量以潜热的形式从蒸汽传到凝结表面,如何提高传热效果在工业应用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能加强电子器件中热管凝结部分的换热效果,则能显著降低电子器件的工作温度,这能防止电子器件因温度过高而性能降低甚至失效。
目前的强化凝结换热技术,主要是制作超薄的结构化超疏水表面,来快速移除凝结液滴,这种方式属于被动式的强化技术。这种被动式的强化技术虽然有很高的强化效果,但是其制作过程复杂,稳定性差,耐用性差。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耐用性好,能耗低的凝结换热强化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离子风强化凝结换热的装置,能够有效促进凝结换热过程,能实现主动控制,并且结构简单、能耗低,同时可以克服凝结表面改性强化凝结换热的不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离子风强化凝结换热的方法,能加强电子器件中热管凝结部分的换热效果,显著降低电子器件的工作温度。
本发明实现目的之一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利用离子风强化凝结换热的装置,主要结构包括真空凝结腔体、设置于真空凝结腔体内的针尖电极、与针尖电极垂直设置的水平金属管、连接水平金属管两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连接针尖电极和水平金属管的负压高压电源、设置于真空凝结腔体的进气阀和出气阀,所述针尖电极连接负压高压电源的负极,水平金属管连接负压高压电源的正极,所述针尖电极的尖端指向所述水平金属管。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
优选地,所述进气阀与水平金属管的高度差大于15mm。
优选地,所述水平金属管的表面为超疏水性表面,水平金属管的内径为5~10mm,外径为10~20mm。
优选地,所述针尖电极为针尖形金属材料,其尖端曲率半径≤50μm。
优选地,所述负压高压电源能提供0~-30kV的电压范围。
优选地,所述针尖电极的尖端与所述水平金属管之间的距离为20~100mm。
本发明实现目的之二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利用离子风强化凝结换热的方法,采用所述的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一定温度流量的循环冷却水从真空凝结腔体的进水管流入,经过水平金属管后从出水管流出;
一定温度压力的气态工质从进气阀通入真空凝结腔体,至通入的气态工质达到一定压力和温度;
打开负压高压电源,调至一定的电压范围,并适当调节进气阀,使真空凝结腔体内的压力保持基本不变,针尖电极附近的气态工质发生电离,产生离子风,离子风作为凝结核可以吸附气态工质形成微滴,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微滴被加速朝向水平金属管凝结;
工作结束后,打开出气阀释放余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2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