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2377.2 | 申请日: | 202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0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徐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B08B13/00;A61L2/10;A61L2/18;F26B23/06;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杨雷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器械 清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包括外置组件,所述外置组件包括水平放置的清洗箱,所述清洗箱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放置板表面开设有漏孔,所述漏孔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所述漏孔在放置板表面成排等距分布,所述清洗箱内底部开设有漏槽,所述漏槽设置有若干组,且若干所述漏槽在清洗箱内底部等距分布,位于所述清洗箱上设置有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包括与所述清洗箱上端表面相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医疗器械清理方式需要人工进行,且清理的不是很全面,清理效率不高且清理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大部分的医疗器械在使用结束后都会对医疗器械进行病毒细菌的消杀,有的医疗器械还需要进行清洗,但是,在传统医疗器械的清洗或消毒往往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用消毒水或酒精擦拭清理,这类清理方式需要人工进行,且清理的不是很全面,清理效率不高且清理效果不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部分的医疗器械在使用结束后都会对医疗器械进行病毒细菌的消杀,有的医疗器械还需要进行清洗,但是,在传统医疗器械的清洗或消毒往往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用消毒水或酒精擦拭清理,这类清理方式首先需要人工进行,且清理的不是很全面,清理效率不高且清理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包括外置组件,所述外置组件包括水平放置的清洗箱,所述清洗箱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放置板表面开设有漏孔,所述漏孔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所述漏孔在放置板表面成排等距分布,所述清洗箱内底部开设有漏槽,所述漏槽设置有若干组,且若干所述漏槽在清洗箱内底部等距分布,位于所述清洗箱上设置有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包括与所述清洗箱上端表面相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在清洗箱上端表面对称固定有两组,两组所述连接板远离清洗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容器,所述容器一侧串接有水管,所述水管贯穿所述清洗箱一侧壁并与固定连接在所述放置板底部的第一喷洒器串接固定,所述第一喷洒器底部开设有第一喷洒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位于所述水管上并联有副管,所述副管贯穿水管所在的清洗箱的一侧壁并与固定连接在另一放置板底部的第二喷洒器串接固定,所述第二喷洒器底部开设有第二喷洒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喷洒器与第二喷洒器大小规格相同,所述第一喷洒孔和第二喷洒孔对应在第一喷洒器和第二喷洒器的底部设置的数量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清洗箱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与所述卡槽卡接固定的卡块,所述卡块固定连接在箱门的端面,所述箱门通过铰接柱铰接在清洗箱表面,所述箱门远离卡块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拉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门与清洗箱表面大小相适配,所述卡块与卡槽规格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清洗箱一侧内壁设置有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清洗箱内壁的烘干器,所述烘干器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所述烘干器内部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表面包裹有防水膜,所述电热丝设置有若干组,且若干所述电热丝在烘干器内部等距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23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