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内锁机构的飞机舱门作动筒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2488.3 | 申请日: | 202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3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钟小宏;段新星;邹衍;龚良国;朱裕谱;赵振贵;黄志军;李亮亮;裴华平;曾祥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6;B64C1/1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王燕 |
地址: | 330095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内锁 机构 飞机 舱门 作动筒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内锁机构的飞机舱门作动筒,包括钢球(3)、上卡环(14)、下卡环(15)、活塞(11)和配套零部件,钢球(3)位于活塞(11)中部位置,上卡环(14)和下卡环(15)分置于活塞(11)两端,通过活塞(11)的移动压迫钢球(3)沿径向收缩,活塞(11)退出上卡环(14)或下卡环(15)内壁,上卡环(14)或下卡环(15)自动回弹,从而完成解锁,钢球(3)在液压油的压力下收缩,活塞(11)在液压油的驱动下实现作动筒的往复运动。该带内锁机构的飞机舱门作动筒结构简单可靠、开锁压力稳定、伸缩运动平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内锁机构的飞机舱门作动筒。
背景技术
飞机起落装置带内锁作动筒常用的有钢球锁、指型锁和卡环锁等。指型锁和卡环锁通常用于大筒径作动筒。由于安装及使用空间尺寸的限制,飞机舱门作动筒一般选用钢球型内锁结构。
钢球作动筒采用活塞驱动的钢球运动达到锁止活塞杆的目的,钢球与作动筒内壁点对面的接触形式易导致内壁凹凸不平、摩擦阻力明显增加,进而造成作动筒伸缩运动紧涩、开锁压力不稳定、作动筒寿命降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飞机舱门作动筒伸缩运动紧涩、开锁压力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内锁机构的飞机舱门作动筒。
所述的带内锁机构的飞机舱门作动筒,包括钢球、上卡环、下卡环、活塞和配套零部件,钢球位于活塞中部位置,上卡环和下卡环分置于活塞两端,通过活塞的移动压迫钢球沿径向收缩,活塞退出上卡环或下卡环内壁,上卡环或下卡环自动回弹,从而完成解锁。钢球在液压油的压力下收缩,活塞在液压油的驱动下实现作动筒的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带内锁机构的飞机舱门作动筒配套零部件包括上端盖、压簧、外筒、支撑衬套、耳环螺栓、下端盖、活塞杆、螺帽、顶圈、螺栓和螺母。其中压簧、钢球、顶圈、螺栓、螺母安装在活塞杆中,上卡环和下卡环分置于活塞两侧,活塞可以在活塞杆上左右移动,安装完后用螺帽限位并采用紧定螺钉防松,最后完成其他零部件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的带内锁机构的飞机舱门作动筒的上卡环与下卡环内侧设置有凸筋,其作用是提高卡环刚度和增加开锁接触面积,提高开锁稳定性。
该带内锁机构的飞机舱门作动筒结构简单可靠、开锁压力稳定、伸缩运动平稳,有效地解决了钢球锁作动筒所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带内锁机构的飞机舱门作动筒结构组成剖视图。
图2为带内锁机构的飞机舱门作动筒结构组成局部放大图。
图3为带凸筋的上卡环、下卡环结构图。
图1-3中:1、上端盖,2、压簧,3、钢球,4、外筒,5、支撑衬套,6、耳环螺栓,7、下端盖,8、活塞杆,9、螺帽,10、顶圈,11、活塞,12、螺栓,13、螺母,14、上卡环,15、下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3,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某一种具体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内锁机构的飞机舱门作动筒,包括上端盖1、压簧2、钢球3、外筒4、支撑衬套5、耳环螺栓6、下端盖7、活塞杆8、螺帽9、顶圈10、活塞11、螺栓12、螺母13、上卡环14和下卡环15。
其中压簧2、钢球3、顶圈10、螺栓12、螺母13安装在活塞杆8中,上卡环14和下卡环15分置于活塞11两侧,活塞11可以在活塞杆8上左右移动,安装完后用螺帽9限位并采用紧定螺钉防松,最后完成其他零部件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24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