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起落架多角度加载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2500.0 | 申请日: | 202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3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熊志辉;朱敏;熊俊涛;田占宝;李鸿;任锋亮;岳宝成;王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王燕 |
地址: | 330095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起落架 角度 加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起落架多角度加载的装置,包括轮轴固定部件、活动加载板和固定加载板,活动加载板中间设有开孔,轮轴固定部件穿过所述开孔与所述活动加载板连接,活动加载板通过开孔绕轮轴固定部件自由转动;固定加载板包括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都固定在轮轴固定部件上,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留有空隙,活动加载板固定在空隙内,固定加载板将活动加载板限制在所述轮轴固定部件对应的轮心位置处;活动加载板上设有轮心加载孔,固定加载板上设有触地点加载孔。本申请中的一种用于起落架多角度加载的装置,实现起落架疲劳试验的变行程加载,在试验的两个状态变换过程中,自动调整到相应的加载位置对试验件进行加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起落架的疲劳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起落架多角度加载的装置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某飞机主起落架疲劳试验中,试验载荷由Px、Py、Fx和Fz四种载荷组成,其中Px和Py为起落架轮心载荷,Fx和Fz为起落架轮胎触地点载荷,触地点离轮心的距离为R。主起落架的试验载荷谱包括十二种谱型,每种谱型均由Px、Py、Fx和Fz四种载荷混合而成,同时主起落架的缓冲器压缩行程在18mm和80mm之间不断变换。主起落架疲劳试验的载荷是通过设计加载假轮以施加的,在加载假轮上设计相应的加载孔,通过在加载孔连接相应的加载设备可对主起落架施加载荷。
在起落架静力试验中,缓冲器压缩行程为某一固定值,设计加载假轮时可直接将各个状态下的加载位置依次设计在加载假轮中,当进行静力试验时,根据相应的缓冲器压缩行程状态在对应的加载孔连接加载设备,从而对试验件进行加载即可。这种加载假轮的设计方法在变行程的疲劳试验中行不通,无法适用于两个或多个试验状态中自由变换地加载。为实现某飞机主起落架疲劳试验的变行程加载,需设计一种适用于多角度变换位置的加载假轮,在试验的两个状态变换过程中,自动调整到相应的加载位置对试验件进行加载,满足试验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起落架多角度加载的装置,在试验的两个状态变换过程中,自动调整到相应的加载位置对试验件进行加载,满足试验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起落架多角度加载的装置,包括轮轴固定部件、活动加载板和固定加载板,所述活动加载板中间设有开孔,所述轮轴固定部件穿过所述开孔与所述活动加载板连接,所述活动加载板通过所述开孔绕所述轮轴固定部件自由转动;所述固定加载板包括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都固定在所述轮轴固定部件上,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活动加载板固定在所述空隙内,所述固定加载板将所述活动加载板限制在所述轮轴固定部件对应的轮心位置处;所述活动加载板上设有轮心加载孔,用于加载轮心载荷Px和Py,所述固定加载板上设有触地点加载孔,用于加载触地点载荷Fx和Fz。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轮轴固定部件包括轴套和起落架连接部件,所述轴套与起落架的轮轴相配合,截面为圆环状;所述轮轴穿过所述开孔与所述活动加载板连接,所述活动加载板通过所述开孔绕所述轮轴自由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开孔与所述轴套为间隙配合,使得所述活动加载板在所述轴套上自由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加载板为三爪结构,所述开孔设置在三爪结构中间,所述三爪结构的三爪上分别各设有一个轮心加载孔,其中两个加载孔用于加载轮心载荷Px,第三个加载孔用于加载轮心载荷Py。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加载板上设有第一触地点加载孔和第二触地加载孔,所述第一触地点加载孔和第二触地加载孔距所述轮心距离为起落架的触地点距轮心的距离;每个触地点加载孔分别对应缓冲器的一个压缩行程。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上分别设有固定孔,所述轴套穿过所述固定孔,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焊接固定在所述轮轴固定部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2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座舱工程虚拟评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刹车片钢背冲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