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端盖铸造成型精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2521.2 | 申请日: | 202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5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崔路飞;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路飞 |
主分类号: | H02K15/14 | 分类号: | H02K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铸造 成型 精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端盖铸造成型精加工方法,包括工作台、运输装置、加工装置一与加工装置二,所述工作台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孔一,矩形通孔一下端卡接有收集盒,工作台上端固定安装有运输装置,工作台上端位于运输装置前侧固定安装有加工装置一,加工装置一右侧固定安装有加工装置二,本发明通过运输装置对工件进行间歇式运输,同时与加工装置一以及加工装置二相配合,对工件表面的型砂以及毛刺进行去除,同时对其尺寸进行加工,通过加工装置一对工件进行打磨,同时对其打磨空间进行限制,通过加工装置二对工件的尺寸进行限定,整个过程中无需人工对工件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端盖制造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机端盖铸造成型精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端盖是电机外壳必不可少的结构,电机端盖一般采用铸造的方式进行加工,但由于铸造的特性,从而导致电机端盖外表面粗糙,既影响美观同时影响电机端盖的使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精加工处理,从而提高电机端盖的表面质量。
在对铸造成型后的电机端盖进行精加工的过程中,由于电机端盖的结构限制,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电机端盖铸造成型精加工设备在对工件进行加工之前,需要人工对工件进行固定,从而对其进行精加工,整个过程中,设备需要频繁工作与停止,极易造成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同时设备的加工效率较低。
(2)传统的电机端盖铸造成型精加工设备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由于电机端盖的结构,导致电机端盖凹陷处难以被加工处理,从而导致电机端盖的精加工质量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端盖铸造成型精加工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机端盖铸造成型精加工方法,其使用了一种电机端盖铸造成型精加工设备,该电机端盖铸造成型精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运输装置、加工装置一与加工装置二,采用上述电机端盖铸造成型精加工设备对铸造成型的电机端盖进行精加工时的具体方法如下:
S1、运输工件:通过运输装置对需要进行加工的工件进行运输;
S2、打磨工件:通过加工装置一对运动至加工装置一下侧的工件进行打磨;
S3、切割工件:通过螺纹杆调整支撑板的高度,同时通过加工装置一带动加工装置二向下运动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割;
S4、收集成品:将加工完成后的成品进行收集;
所述工作台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孔一,矩形通孔一下端卡接有收集盒,工作台上端固定安装有运输装置,工作台上端位于运输装置前侧固定安装有加工装置一,加工装置一右侧固定安装有加工装置二;
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固定板、电机一、圆板一、小齿块、圆板二、链轮、齿链带与支撑长板,工作台上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后侧的固定板后端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电机一,电机一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圆板一,圆板一下侧外端面沿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小齿块,后侧的固定板后端位于圆板一左侧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圆板二,圆板而外端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小齿槽,圆板一上的小齿块与圆板热上的小齿槽相配合,圆板二前端固定安装有链轮,固定板右侧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链轮,链轮外端啮合有齿链带,固定板内端位于齿链带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长板;通过固定板对电机一进行固定,通过电机一带动圆板一转动,通过圆板一对小齿块进行固定,通过小齿块与圆板热上的小齿槽相配合,从而带动链轮进行间歇式转动,以达到带动齿链带进行间歇式运动的目的,通过齿链带对电机端盖进行运输,通过支撑长板对齿链带进行支撑,从而防止齿链带在对电机端盖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因受到重力的作用,从而导致齿链带中部向下弯曲,从而影响电机端盖的加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路飞,未经崔路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2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