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2714.8 | 申请日: | 202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9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卢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志强 |
主分类号: | B24B9/02 | 分类号: | B24B9/02;B24B27/00;B24B41/04;B24B47/12;B24B47/20;B24B47/22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1 | 代理人: | 黄飞隆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双面 倒角 装置 | ||
1.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部安装有放置待倒角钕铁硼坯料(2)的上料槽(101),下部安装有连通堆放槽(103)的下料槽(102),所述箱体(1)一侧还安装有电机(3)和推动部件,所述箱体(1)内部安装有一对传动辊和换向机构,所述传动辊与所述电机(3)配合,所述传动辊上滑动安装有承接座(5),所述承接座(5)一侧连接有推动套(504),另一侧通过推杆(601)与所述推动部件配合,所述推动套(504)可与所述堆放槽(103)配合,所述推杆(601)还与所述换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承接座(5)之间通过弹簧(603)配合,所述换向机构包括粗倒角部件(71)、精倒角部件(72)和换向电机(701),在所述换向电机(701)以及所述推动部件的作用下,所述粗倒角部件(71)和所述精倒角部件(72)可实现对放置在所述承接座(5)内待倒角钕铁硼坯料(2)的粗精倒角;
所述传动辊包括左传动辊(41)和右传动辊(42),所述左传动辊(41)和所述右传动辊(42)两端都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1)两侧壁上,且其中一端上还都安装有传动齿轮(401),所述传动齿轮(401)与所述电机(3)输出端上的主齿轮(301)配合,所述左传动辊(41)和所述右传动辊(42)中间设有滑动轴段(402),所述滑动轴段(402)靠近所述传动齿轮(401)一端设有限位挡环(403),另一端设有退料槽(404),所述承接座(5)与所述限位挡环(403)接触的位置为钕铁硼坯料(2)加工位置;
所述上料槽(101)位于所述加工位置和所述退料槽(404)之间的位置上方,所述上料槽(101)上还安装有限位器(105),用于控制所述上料槽(101)内待倒角钕铁硼坯料(2)的下落,所述下料槽(102)位于所述退料槽(404)正下方;
所述承接座(5)安装在所述滑动轴段(402)上,所述承接座(5)包括左滑套(501)和右滑套(502),所述左滑套(501)和所述右滑套(502)分别安装在所述左传动辊(41)和所述右传动辊(42)上,所述左滑套(501)和所述右滑套(502)之间通过一对连接板(503)连接,所述连接板(503)与所述左传动辊(41)和所述右传动辊(42)之间可组成承接槽,待倒角的钕铁硼坯料(2)位于所述承接槽内并随所述左传动辊(41)和所述右传动辊(42)共同转动;
所述左滑套(501)和所述右滑套(502)都为半圆形圆柱套,所述左滑套(501)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推动套(504),所述右滑套(502)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套(505),所述推杆(601)穿过所述弹簧套(505),所述推杆(601)上设有推动环(602),所述推动环(602)可与所述弹簧套(505)配合,并在所述推动部件作用下推动所述承接座(5)滑动,所述换向机构与通过所述弹簧(603)与所述弹簧套(505)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安装有滑轨(104),所述换向机构通过滑动座(7)安装在所述滑轨(104)上并在推动部件作用下沿所述滑轨(104)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倒角部件(71)包括左转轴(711)、弧形连杆(712)和粗磨头(713),所述左转轴(711)一端与所述滑动座(7)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锥齿轮与所述换向电机(701)输出端的主锥齿轮(702)配合,所述弧形连杆(712)一端固定在所述左转轴(71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粗磨头(7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倒角部件(72)包括右转轴(721)、弧形连杆(712)和精磨头(722),所述右转轴(721)一端与所述滑动座(7)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锥齿轮与所述换向电机(701)输出端的主锥齿轮(702)配合,所述弧形连杆(712)一端固定在所述右转轴(72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精磨头(7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磨头(713)和所述精磨头(722)截面都为内凹的梯形,其两侧可分别与待倒角的钕铁硼坯料(2)两端待倒角位置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倒角部件(71)与所述精倒角部件(72)之间的夹角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志强,未经卢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27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土壤修复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防止扬尘的秸秆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