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筛查药品及中间体中多种仲胺的LC-MS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2970.7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5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顾凯;朱子丰;卢彦;嵇慧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明捷生物医药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金迪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药品 中间体 多种 lc ms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筛查药品及中间体中多种仲胺的LC‑MS法,具体涉及药物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领域,S1、取十二种仲胺对照品适量,以乙腈‑水(90:10)为稀释剂,配制适当浓度的仲胺混合溶液,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S2、配制系列仲胺对照品溶液,经LC‑MS法检测,分别获得对照品溶液中十二种仲胺的峰面积,并与溶液浓度进行标准曲线拟合。本发明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易操作,采用HILIC模式色谱柱,获得良好的保留及分离,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极大提高了分析效率,适用于大量样品中多种仲胺的筛查,通过控制样品中仲胺含量,评估产生亚硝胺与亚硝酰胺杂质的风险,为生产工艺提供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筛查药品及中间体中多种仲胺的LC-MS法。
背景技术
N-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强致癌物,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把亚硝胺列为2A类致癌物,即动物致癌明确,但对人体作用尚不明确。在ICHM7指南中明确提出亚硝胺类化合物属于具有较高致癌性的物质,因此该类化合物应在药品中予以严格控制。亚硝胺类化合物属亚硝基化合物,包括亚硝胺与亚硝酰胺两类,是亚硝酸盐与胺类特别是仲胺合成的一大类化学物质。根据缬沙坦中第31条审查确定的亚硝胺的形成和污染的一些根本原因的描述可以作为评估药品中亚硝胺类化合物评估的很好借鉴。文章中核心的观点是在仲胺或者叔胺的存在下,与亚硝酸盐接触是亚硝胺形成的潜在原因。因此风险评估的逻辑就从起始物料、试剂、中间体、原料药、辅料等药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去排查这两类化合物是否有存在或者接触的风险。目前对于亚硝胺类化合物,FDA、EMA等机构先后发布了相关测试方法,但对于其来源之一仲胺类化合物测定报道较少,多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进行测定。
对于亚硝胺类化合物,FDA、EMA等机构先后发布了相关测试方法,限度要求严格,方法检测要求较高,亚硝胺与亚硝酰胺两类是亚硝酸盐与胺类特别是仲胺合成的一大类化学物质,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1.现有方法中柱前衍生化法样品处理过程复杂,方法重现性差,不适于大量样品筛查;2.离子色谱法应用范围较窄,平衡时间长,耗材损耗快,成本高,同样不适用于大量样品的筛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筛查药品及中间体中十二种仲胺的LC-MS法,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易操作,采用HILIC模式色谱柱,获得良好的保留及分离,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极大提高了分析效率,适用于大量样品中多种仲胺的筛查,通过控制样品中仲胺含量,评估产生亚硝胺与亚硝酰胺杂质的风险,为生产工艺提供指导。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筛查药品及中间体中多种仲胺的LC-MS法,步骤如下:
S1、取十二种仲胺对照品适量,以乙腈-水(90:10)为稀释剂,配制适当浓度的仲胺混合溶液,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
S2、配制系列仲胺对照品溶液,经LC-MS法检测,分别获得对照品溶液中十二种仲胺的峰面积,并与溶液浓度进行标准曲线拟合;
优选的,LC-MS法的色谱条件为:采用HILIC模式色谱柱,柱温为35℃,进样量10μl;检测器为质谱检测器,离子源为ESI,正离子模式;以10mM乙酸铵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流速为0.3ml/min;等度洗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易操作,采用HILIC模式色谱柱,获得良好的保留及分离,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极大提高了分析效率,适用于大量样品中多种仲胺的筛查,通过控制样品中仲胺含量,评估产生亚硝胺与亚硝酰胺杂质的风险,为生产工艺提供指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明捷生物医药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明捷生物医药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2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