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挠曲电柔性纳米曲率传感器及其制备和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3883.3 | 申请日: | 202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1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淑玲;刘帅成;梁旭;范航海;于亦文;兰梦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28 | 分类号: | G01B7/28;B82Y30/00;B82Y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挠曲 柔性 纳米 曲率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测试 方法 | ||
1.一种挠曲电柔性纳米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由柔性高弹体(4)、贴附在柔性高弹体(4)上下表面的柔性电极(3)以及与柔性电极(3)连接的导线组成,所述柔性高弹体(4)由表面改性纳米颗粒(1)均匀掺杂在柔性基体(2)中形成,所述表面改性纳米颗粒(1)由固相烧结法制备的纳米颗粒经表面改性后形成;当传感器受力产生弯曲时,柔性高弹体(4)因变形产生应变梯度,从而导致柔性基体中表面改性纳米颗粒自发极化,使柔性高弹体(4)上下表面分别产生正负电荷,从而实现弯曲变形过程中挠曲电信号的输出,输出灵敏度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曲电柔性纳米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高弹体(4)的厚度为180μm-240μm,柔性电极材料(3)的厚度为0.1μm-0.2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曲电柔性纳米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性纳米颗粒(1)为具有钙钛矿晶胞结构的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曲电柔性纳米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体(2)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偏氟乙烯或环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曲电柔性纳米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极(3)是铝箔、银箔或金箔的金属箔材或镀有导电电极的聚合物薄膜。
6.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挠曲电柔性纳米曲率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固相烧结法制备粒径均匀的纳米颗粒,再将纳米颗粒表面改性处理,具体为:取纳米颗粒、过氧化氢和乙醇以1:5:1质量比例混合,混合超声处理均匀后回流一整夜,离心、干燥形成功能化的颗粒;然后将功能化的颗粒与乙醇以1:5质量比例混合,超声处理均匀后形成混合颗粒,加入占混合颗粒1%-5%质量比硅烷偶联剂,磁力搅拌均匀,再进行烘干处理得到表面改性纳米颗粒(1);将表面改性纳米颗粒(1)按照掺杂质量配比要求加入柔性基体(2)中,超声处理均匀,高速脱泡搅拌,加入固化剂,再超声均匀、脱泡搅拌处理,后在旋涂机上旋涂成柔性高弹体(4),最后在柔性高弹体(4)上下表面贴附柔性电极(3),形成挠曲电柔性纳米曲率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表面改性纳米颗粒(1)按照占柔性基体(2)10%-50%的质量比的掺杂,旋涂机的旋转速度为0.5Kr/min-2.5Kr/min。
8.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挠曲电柔性纳米曲率传感器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挠曲电柔性纳米曲率传感器放置在四点梁结构(11)中心,信号发生器(8)预先输出激励波,由功率放大器(7)输出给执行器(6)进行信号激励,激光测振仪(5)通过预先输出的激励波探测四点梁结构(11)中心点的位移,通过锁定四点梁结构(11)中心点的位移值再锁定信号发生器(8)激励波信号进行激励,挠曲电柔性纳米曲率传感器经过激励后,输出电信号经过电荷放大器(9),最终在示波器(10)上采集电信号波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曲电柔性纳米曲率传感器以正弦波为激励源,实现变化挠度范围为0.1mm-1.8mm,输出电荷范围为9.8pC-432pC,灵敏度范围为13pC/mm-216pC/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38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