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介入器材输送的鞘管及具有该鞘管的输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4086.7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4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汤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冠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58 | 分类号: | A61F2/958;A61F2/966;A61F2/97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汤文旋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介入 器材 输送 具有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介入器材输送的鞘管及具有该鞘管的输送系统,包括一级鞘管、二级鞘管和鞘芯,所述一级鞘管及二级鞘管内部均开设有供鞘芯穿设的鞘芯通道,所述二级鞘管活动插设在一级鞘管开设的鞘管压缩通道内;所述一级鞘管的鞘管压缩通道远离二级鞘管一端开设有若干与鞘芯通道连通的缓释凝胶注射通道,若干所述牵引绳分别通过二级鞘管开设的线孔穿设入二级鞘管的鞘芯通道内部,本发明大大提高了支架释放的精准性,提高了在迂回血管中支架释放的成功率,同时能够在支架释放过程中将缓释凝胶均匀涂覆在支架外侧,适用于绝大多数自由展开式释放支架,赋予普通支架药物缓释功效,有效防止扩张的部位再次发生回缩阻塞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介入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介入器材输送的鞘管及具有该鞘管的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介入支架治疗就是利用影像技术,在影像技术的导引下,对人体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种方法,当患者血管出现闭排、堵塞时,就需要在介入下进行血管的疏通,并将支架植入堵塞的部位以维持血管的通畅,目前的支架释放方式主要包括:
气囊撑开式:通过将支架包裹在气囊外部,当鞘芯将支架输送到闭塞部位后,通过体外向气囊内部充气,从而迫使气囊膨胀,当气囊膨胀后将收缩的支架撑开,从而使得支架固定在闭塞部位血管的外部,此种支架释放方式能够在支架释放的同时,利用气囊对阻塞的血管进行扩张,有利于支架扩展张开,且支架在展开过程中位置不会发生移动,因此安装位置较为精准,这对于介入手术的成败至关重要,但该支架释放方式同样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鞘芯需要在血管中进行自由弯曲,当气囊撑开时会迫使鞘芯位置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在迂回的血管支架释放过程中,此种安装方式导致血管移位,进而影响支架的定位精度;
自由展开式:通过鞘芯将支架输送到闭塞部位后,采用将鞘芯外推的方式,从而将支架进行释放,支架在自身径向力的作用下舒展开,最终支撑在血管内壁,此种支架安装方式能够在迂回的血管支架释放,同时适用于超长支架的安装,但该方式同样存在一定的弊端,诸如,该种支架安装方式完全依靠支架自身的径向力进行支撑,当血管内堵塞物硬度较大时,此种安装方式可以导致支架舒张不开,从而影响血管扩张效果,同时,该种支架安装方式由于采用鞘芯外推或鞘管回撤的方式,支架在释放过程中容易发生移位,从而影响手术支架放置的精准性。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180020917.2”的一种药物洗脱折叠支架和支架输送系统,该系统包括支架,该支架具有互连以形成管状本体的多个支撑杆,至少一个支撑杆包括横截面为U形支撑杆,该U形支撑杆具有第一腿部、第二腿部和连接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闭合端部,其中,第一腿部、第二腿部和闭合端部限定凹槽,上述凹槽具有与闭合端部相对的药物释放开口;以及药物涂层,该药物涂层设置在凹槽内的第一腿部、第二腿部和闭合端部上,药物释放开口的尺寸设计成以预定的药物洗脱率从药物涂层释放药物。
但是上述该药物洗脱折叠支架和支架输送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上述支架采用气囊撑开式安装方式,当支架到达需要扩张部位后,通过向气囊内部供气从而将支架撑开,从而使得支架对血管内壁进行支撑,但此种支撑方式存无法在迂回的血管中进行支架的放置;2、上述装置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有药物洗脱结构,从而使得支架在植入体内后进行药物的缓释,但此种药物缓释结构无法应用于普通的支架上,适用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介入器材输送的鞘管及具有该鞘管的输送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介入器材输送的鞘管,包括一级鞘管、二级鞘管和鞘芯,所述一级鞘管及二级鞘管内部均开设有供鞘芯穿设的鞘芯通道,所述二级鞘管活动插设在一级鞘管开设的鞘管压缩通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冠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冠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4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