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护套挤出厚度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4932.5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6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渊峰;徐正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兵魁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护套 挤出 厚度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缆制造技术领域的电缆护套挤出厚度测量方法,电缆护套挤出厚度测量方法的测量步骤为:计算挤塑前缆芯直径+2倍的卷尺的厚度数值D,计算电缆护套挤塑后缆套测量控制长度数值l1;再测量待测电缆护套的电缆护套挤塑后缆套测量实际长度数值l2;将电缆护套挤塑后缆套测量实际长度数值l2与电缆护套挤塑后缆套测量控制长度数值l1进行对比,如果两个数值相等或电缆护套挤塑后缆套测量实际长度数值l2处于电缆护套挤塑后缆套测量控制长度数值l1允许的误差数值范围,表明电缆护套厚度尺寸满足要求,本发明的电缆护套挤出厚度测量方法,通过电缆护套的当量外径数值对挤塑护套层厚度进行修正,提高挤塑护套层厚度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缆护套挤出厚度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缆制造过程中,电缆护套的挤出层厚度的控制水平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护套层厚度过大,增加产品成本,厚度过小则导致产品不合格。目前,在电缆生产实践中普遍采用的护套层厚度控制方法是:在挤出生产过程中,采用测量仪器来测量挤出后的电缆外径或当量外径(即通过测量周长计算得出的外径),与挤出前的缆芯外径进行比较,计算出护套层的实际厚度,再通过微调挤塑机主机的出胶量,并多次测量修正,最终使得护套层挤出厚度达到要求范围。而根据上述控制方法进行测量时,在具体测量仪器的选用上,大多选择游标卡尺和卷尺。从控制效果的反馈来看,采用上述方法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采用游标卡尺来测量外径并进行控制,因为实际中前道工序绞合好的缆芯大多并不圆整,挤出电缆护套后的电缆外周同样也不圆整,同一截面不同方位测量出的电缆外径数值差别较大,导致实际护套层厚度波动范围较大;二是,采用卷尺来测量周长并进行控制,虽然通过测量电缆外周长有效地克服了电缆不圆整造成的误差,但采用卷尺来测量周长也存在其独有的误差,主要表现为卷尺测量的周长不是电缆横截面的周长,而是螺旋上升的长度。这种误差取决于卷尺的宽度、厚度以及其自身的显示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步骤简单,通过快捷获取的测量基础数值,修正采用卷尺测量获得的周长不是物体横截面的周长,而是螺旋上升的长度导致的测量误差,通过电缆护套的当量外径数值对挤塑护套层厚度进行控制和修正,提高挤塑护套层厚度加工质量的电缆护套挤出厚度测量方法。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电缆护套挤出厚度测量方法,所述的电缆护套挤出厚度测量方法的测量步骤为:
1)获取测量基础数值,测量基础数值包括挤塑前缆芯实际测量长度数值l、卷尺宽度数值M、卷尺厚度数值t、挤塑前缆芯外径数值d、电缆护套挤塑后控制厚度数值t1;
2)计算挤塑前缆芯直径+2倍的卷尺的厚度数值D,
3)计算电缆护套挤塑后缆套测量控制长度数值l1;再测量待测电缆护套的电缆护套挤塑后缆套测量实际长度数值l2;
4)将电缆护套挤塑后缆套测量实际长度数值l2与电缆护套挤塑后缆套测量控制长度数值l1进行对比,如果两个数值相等或电缆护套挤塑后缆套测量实际长度数值l2处于电缆护套挤塑后缆套测量控制长度数值l1允许的误差数值范围,表明电缆护套厚度尺寸满足要求。
计算挤塑前缆芯缆芯直径+2倍卷尺的厚度数值D时,根据公式:D=d+2*t、(πD)2=l2+M2,计算出挤塑前缆芯直径+2倍卷尺的厚度数值D,再根据挤塑前缆芯直径+2倍卷尺的厚度数值D计算出l2+M2的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鑫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49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