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凝器及其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5177.2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0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唐征明;方园;刘政;罗小雨;程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胡红林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动 余热 排出 冷凝器 及其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凝器及其安装结构,冷凝器包括上端封头、上端封头连接法兰、上端管板、下端封头、下端封头连接法兰、下端管板以及C形管束,上端封头和上端封头连接法兰焊接为一个整体,上端封头连接法兰的两端连接在上端管板的一面,下端封头和下端封头连接法兰焊接为一个整体,下端封头连接法兰的两端连接在下端管板的一面,C形管束开口处的上端部与上端管板的另一面进行胀接,C形管束开口处的下端部与下端管板的另一面进行胀接。本发明冷凝器结构紧凑,堵管维修方便,安装方式牢固可靠,可在狭小的船体空间内进行安装,管束抗冲击摇摆性能好,保证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凝器的安全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动核电站二次侧的冷凝器,具体地指浮动核电站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凝器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浮动核电站为搭载小型反应堆的可移动式核电站,可为海洋石油平台、海岛提供电、热等能源供给。浮动核电站在设计中采用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作为专设安全设施,在浮动平台发生全平台断电事故时,利用系统自然循环持续导出堆芯余热。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凝器作为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核心设备,是提供堆芯余热排出安全相关的关键设备。浮动核电站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凝器安装在非能动余热排出水箱内,水箱尺寸狭长,高度较高,采用船体舱壁构造,水箱壁面布置大量构件骨材,水箱外部空间狭窄,这些特点对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凝器结构设计及安装非常不利。因此,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凝器采用何种结构形式何种安装方式,既能满足狭小空间的在役检查、堵管维修,又能保证冷凝器满足结构可靠、安装牢固、抵抗浮动平台摇摆、冲击、振动等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浮动核电站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凝器及其安装结构,该冷凝器结构简单紧凑,安装牢固,能可靠执行安全功能。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凝器,其包括上端封头、上端封头连接法兰、上端管板、下端封头、下端封头连接法兰、下端管板以及C形管束,所述上端封头和上端封头连接法兰焊接为一个整体,上端封头连接法兰的两端连接在所述上端管板的一面,所述下端封头和下端封头连接法兰焊接为一个整体,下端封头连接法兰的两端连接在所述下端管板的一面,所述C形管束开口处的上端部与上端管板的另一面进行胀接,所述C形管束开口处的下端部与下端管板的另一面进行胀接。
此外,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上述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凝器的安装结构,该安装机构包括上端支撑环、上端支撑筒体、下端支撑环、下端支撑筒体和支撑框架,所述上端支撑环套接于所述上端管板的外部,且焊接在上端支撑筒体的内部;所述下端支撑环套接于所述下端管板的外部,且焊接在下端支撑筒体的内部;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四根立柱、四根纵向横梁和四根横向横梁焊接成立方体框架结构,所述C形管束穿过该立方体框架结构;立方体框架结构中的两个相邻立柱的上端与上端支撑筒体焊接固定,立方体框架结构中的两个相邻立柱的下端与下端支撑筒体焊接固定。该安装结构上端和下端支撑筒体贯穿水箱壁面(即船体舱壁),并与舱壁进行焊接安装,支撑框架侧方四根横向横梁支腿焊接在水箱另一侧壁面的安装垫板上。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上述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凝器结构简单紧凑,可在浮动核电站狭小的水箱空间内进行安装;
2)上述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凝器采用C形换热管束传热,C形管束的水平管和竖直管设置管束支持板,可固定和支撑C形管束,并减小管束振动;
3)上述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凝器的换热器本体采用支撑框架进行支承,支撑框架采用型钢搭建焊接而成,结构牢固可靠,支撑框架的上下支撑筒体和侧面4根支腿作为固定点焊接在水箱两侧的壁面上,安装方式简单,可保证水箱贯穿处的密封性,具有良好的抗摇摆、冲击性能;
4)上述非能动余热排出冷凝器的封头和管板之间采用法兰连接,封头拆卸简单,堵管维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51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