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多肽LH、其抗体及在病理检测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5255.9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潘丽;李明振;蔡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百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C07K14/00;C07K7/06;C07K16/44;C07K19/00;G01N33/569;G01N33/577;G01N33/58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万景旺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多肽 lh 抗体 病理 检测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多肽LH及其抗体和在病理检测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及免疫学领域。所述多肽LH具有SEQ ID NO:21‑30任一所示氨基酸序列,抗所述人工多肽LH的单抗的重链可变区CDR‑H1、CDR‑H2、CDR‑H3和轻链可变区CDR‑L1、CDR‑L2、CDR‑L3分别具有SEQ ID NO:43‑4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利用所述人工多肽LH及其抗体建立病理增强型二抗检测方法,稳定性高、重复性好,特别适合于表达丰度低的蛋白的检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及免疫学领域,具体地,一种人工多肽LH、其抗体及在病理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指带显色剂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病理组织中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测定的一项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原理是:组织切片经抗原热修复处理后与一抗试剂进行孵育,在原位形成一抗与目标抗原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抗原-抗体复合物中一抗分子再与酶标记的聚合物二抗通过孵育结合,在原位进一步形成抗原-抗体-二抗聚合物的复合物;最后通过酶催化的底物在抗原部位形成有颜色的沉积物。光学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棕色部位来确定是否有目标抗原及其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确定病理组织细胞类型和形态、辨认组织细胞产物的来源、确定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尤其在临床病理中的应用最为重要,如鉴定病变性质,发现微小病灶,探讨肿瘤起源或分化表型,确定肿瘤分期,指导治疗和预后;辅助疾病诊断和分类,寻找感染病因等。
目前国内市场上供应“抗体-酶标记-多聚物检测系统”二抗产品的公司主要有:(1)Dako公司的Envision二抗,使用链状的葡聚糖为多聚物载体,在载体上连接多个酶分子与二抗分子,使检测信号放大,但是链状的葡聚糖分子量较大,整个酶-抗体聚合物与组织蛋白结合时产生较大的空间位阻,对于低丰度表达的蛋白检测灵敏度不高;(2)CN105566499A公开了的病理增强型二抗原理是使用葡萄串式多聚物为载体制备的酶标二抗,使多个酶紧密地连接到球状多分支载体体分子上,属于一步法二抗的制备。(3)德国SDTGmbH,Baesweiler发明的AmpliStainTM detection systems使用蛇形链接物作物骨架制备酶-载体-二抗复合物。(4)罗氏诊断试剂公司开发的二抗,是以天然存在的小分子半抗原(如农药、兽药、抗生素、量子点等)与抗体偶联,以天然存在的小分子半抗原与对应酶多聚物抗小分子半抗原抗体结合,从而实现组织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但该方法需要天然半抗原小分子,交联过程需要较多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且偶联过程复杂,故生产费用较高。
目前,现有技术在聚合物结构设计、制备工艺上没有大的改进,具体体现在:单位体积内酶、抗体数量没有显著增加;聚合物空间位阻没有明显降低,导致灵敏度没有改善,故急需效果更好的病理检测增强型二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人工多肽组合物,其包括人工多肽PL、人工多肽HM和人工多肽LH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人工多肽PL的氨基酸序列包括TTT(PTT)n,其中n=1~10,即具有SEQ IDNO.1-10所示氨基酸序列。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为了方便偶联蛋白,在该氨基酸的N端或C端添加1个半胱氨酸(C)。
所述人工多肽HM的氨基酸序列包括AAP(AADAAD)nAAPAAA,其中n=1~10,即具有SEQ ID NO.11-20所示氨基酸序列序列。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为了方便偶联蛋白,在该氨基酸的N端或C端添加1个半胱氨酸(C)。
所述人工多肽LH的氨基酸序列包括GQA(T)nAQQ,其中n=1~10,即具有SEQ IDNO.21-30所示氨基酸序列序列。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为了方便偶联蛋白,在该氨基酸的N端或C端添加1个半胱氨酸(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百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百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52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