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加工前后褶皱残留问题的服装熨烫用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5307.2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5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燕 |
主分类号: | D06C15/10 | 分类号: | D06C15/10;D06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加工 前后 褶皱 残留 问题 服装 熨烫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服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解决加工前后褶皱残留问题的服装熨烫用辅助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利用高度调整操作触发负压的开启和抚平操作,增大结构之间的联动性,自动化程度较高,自动对铺平的布料进行抚平,减少褶皱的残留,使熨烫质量更佳,通过操作台、风扇和锥轮的共同作用,利用负压作用,对布料进行吸附,有效避开了熨烫时布料发生移动的情况,相比常见的固定机构,对布料熨烫的全面性更高,并且在完成熨烫后,对布料残留的热量进行吸收,加速布料的冷却,避免避免衣服表面高温时进行封装而留下行的折痕,更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解决加工前后褶皱残留问题的服装熨烫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服装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为避免布料的褶皱降低服装的整体美观性,通常需要对其进行熨烫处理。目前大多由工作人员手持熨斗进行操作,对于大批量生产,这不仅给工作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负担,并且工作效率比较低。在熨烫的过程中,为避免直接熨烫褶皱部位,使其定型进而影响布料的质量,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布料拉平,这不仅拖慢了熨烫加工的进度,并且容易出现烫伤问题。而现有装置在使用时,通常对布料进行固定并且拉平,布料被固定的区域无法得到熨烫,降低服装熨烫的全面性,并且完成熨烫后,布料表面存留有高温水蒸气,为避免衣物因为未经冷却进行包装导致出现新的褶皱,通常需要对服装进行冷却处理,这又严重拖慢了服装的加工进度,加工效率比较低。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加工前后褶皱残留问题的服装熨烫用辅助装置,具备自动抚平、利用负压固定且吸热和方便熨烫的优点。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抚平、利用负压固定且吸热和方便熨烫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解决加工前后褶皱残留问题的服装熨烫用辅助装置包括、外壳、操作台、风扇、锥轮、抚平板一、旋杆、抚平板二、活动框、转板、第一转盘、第一棘轮、转杆、活动组件、第二转盘、第二棘轮
其中:
上述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
一种解决加工前后褶皱残留问题的服装熨烫用辅助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操作台的表面开设有吸气微孔,其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操作台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风扇,风扇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风箱,风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气管,风扇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锥形轮,锥形轮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锥轮,风扇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锥轮,操作台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抚平板一,抚平板一由左抚压板和上曲杆构成,抚平板一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旋杆,旋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槽板,旋杆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卡板,旋杆远离抚平板一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抚平板二,抚平板二由右抚压板和下曲杆构成,抚平板一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框,活动框的内部开设有圈槽,圈槽长轴两端的区域开设有直槽,其圈槽内固定连接有椭圆板,椭圆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挡杆,活动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转板,转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柱,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推杆,第一转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四个规格相同的凸柱,第一转盘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棘轮,第一棘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旋板,旋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杆,连杆远离旋板的一侧与活动组件活动连接,第一棘轮的左侧活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柱,转杆远离卡柱一侧杆体的表面开设有螺孔,转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活动组件,活动组件由滑板和卡杆构成,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动杆,第二转盘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棘轮。
(二)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加工前后褶皱残留问题的服装熨烫用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解决加工前后褶皱残留问题的服装熨烫用辅助装置,通过操作台、第一转盘、第一棘轮、转杆、活动组件、第二转盘和第二棘轮的共同作用,自动对操作台的所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布料的取放和抚平操作进行,并且利用高度调整操作触发负压的开启和抚平操作,增大结构之间的联动性,自动化程度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燕,未经王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53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