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吸水树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7271.1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2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荣敏杰;于章灿;许永升;于庆华;荣帅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5/00 | 分类号: | C08F285/00;C08F220/06;C08F222/38;C08F220/58;C08F222/14;C08F222/20;C08F28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谭辉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水 树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工助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吸水树脂及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原料,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互穿聚合物:1‑5份,丙烯酸:200‑300份,质量百分含量为50%的氢氧化钠溶液:150‑300份,去离子水:500‑800份,前交联剂:0.5‑3份,引发剂:0.1‑2份,表面交联液:10‑20份;将互穿聚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丙烯酸,中和至PH值为6‑7;降温至23±2℃;隔绝氧气,加入交联剂、引发剂引发聚合并自然升温至温度恒定,然后在80‑90℃保温2小时得到树脂胶体,将树脂胶体经造粒、烘干、粉碎、筛分得到树脂颗粒;将表面交联液加入到树脂颗粒表面;冷却筛分即得高吸水树脂;高吸水树脂中含有半网络互穿结构。本发明的高吸水树脂吸水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化工助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吸水树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发明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发明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高吸水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含有强亲水性基团,经适度交联而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可通过水合作用迅速的吸收自身质量十几倍乃至上千倍的水而成凝胶状。
高吸水树脂广泛应用在纸尿裤、卫生巾等卫生用品领域。对于卫生材料中所使用的吸水树脂,需要其吸保水、承压下的吸收能力、吸收速度、水通过凝胶的流通性(通液性能)等优异的吸水性能。现有的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性能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众所周知,SAP之所以能够吸收大量的水,机理是:高吸水树脂分子链上的亲水性基团与水分子形成稳定的氢键结合,再导致亲水性基团电离,因电离而带电荷的亲水性基团互相排斥引起网络结构的扩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吸水树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吸水树脂中含有网络互穿结构,吸水性能优异。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原料,所述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互穿聚合物:1-5份,丙烯酸:200-300份,质量百分含量为50%的氢氧化钠溶液:150-300份,去离子水:500-800份,前交联剂:0.5-3份,引发剂:0.1-2份,表面交联液:10-20份。
将所述的互穿聚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丙烯酸,混合均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PH值为6-7;
将中和完毕的丙烯酸溶液降温至23±2℃;隔绝氧气,向所述的丙烯酸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引发剂引发聚合并自然升温至温度恒定,然后在80-90℃保温2小时得到树脂胶体,将所述的树脂胶体经造粒、烘干、粉碎、筛分得到30-80目树脂颗粒;
将表面交联液混合后加入到树脂颗粒表面并充分拌均匀,表面交联温度为120℃-200℃,保温时间为10min-60min;
保温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筛分即得高吸水树脂颗粒;所述的高吸水树脂颗粒中含有半网络互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互穿聚合物由如下方法制备而得:
按重量份计称取如下组分:聚乙烯醇:50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50份,丙烯酰胺:150份,去离子水:600份,过硫酸钾:1份,亚硫酸氢钠:0.4份;
将聚乙烯醇、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和丙烯酰胺在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混合液;向所述的混合液中通氮气30min去除氧气,常温下加入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引发反应;升至终温后保温5h,所述的终温为80-85℃;经造粒、烘干、破碎、筛分,取25-100目颗粒得所述的互穿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7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