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筒带水掘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7446.9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6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钱自卫;孟凡贞;吕文茂;侯俊华;赵迎春;蔡逢华;范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5/012 | 分类号: | E21D5/012;E21D5/04;E21D1/08;E21D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翩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筒 带水掘砌 方法 | ||
1.一种井筒带水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预注浆治理后的预计涌水量较大的岩层段或微渗、弱渗岩层段,采用常规钻爆法凿岩后清运碎石;
2)、根据单段掘进的设计段高,在含水岩层段(4)已掘进的围岩裸岩壁面(5)铺贴凸凹状的防排水板(6),防排水板(6)配合围岩裸岩壁面(5)不平整的表面将出涌水隔离,出涌水从防排水板(6)与裸岩壁面(5)之间的间隙向下流淌最终流入井底;然后支井壁模板并浇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井壁(2);
3)、重复步骤2),相邻两次单段掘进所铺贴的防排水板(6)需靠紧搭接在一起,保证防排水板(6)与围岩裸岩壁面(5)之间的水向下流淌,不会向外溢出;
4)、当井筒(1)内防排水板(6)后的出涌水总量接近界限值时,再向井底掘进一定距离H,然后沿着新掘进的围岩裸岩壁面(5)继续向下铺贴防排水板(6)至井底;
5)、在井底施工滤水层(7),滤水层(7)中部竖向安装集水管路(3),集水管路(3)底部开有过水孔并且其内部安装有水泵,最后在滤水层(7)上面浇筑混凝土止浆垫(8);
6)、当混凝土止浆垫(8)充分凝固后,在已铺贴防排水板(6)的混凝土井壁(2)上施工若干排钻孔(9),最上一排钻孔(9)布置于本带水掘进段的开始位置,每排钻孔(9)的数量为N个并均匀布置,混凝土止浆垫(8)上的集水管路(3)连接注浆管路设备并进行注浆,浆液(10)在滤水层(7)及混凝土井壁(2)后空间渗流扩散,最终完成此段井筒(1)的带水掘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筒带水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预注浆治理后,在掘进过程中若含水岩层段出现涌水现象,此时水量不会太大,在掘进迎头安装临时排水设备进行排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筒带水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水量界限值根据井筒(1)直径大小及井筒(1)安装临时排水能力确定,界限水量不超过50m3/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筒带水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H的计算公式为:
H为井底再掘进的距离,单位m;
P0为井底位置原含水岩层段水压的1.5倍,单位MPa;
r为井筒掘进半径,单位m;
[σ]为止浆垫浇筑用混凝土的允许抗压强度,单位Mp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筒带水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滤水层(7)厚度为0.5m,混凝土止浆垫(8)浇筑厚度为H-0.5m,在混凝土止浆垫(8)凝固过程中,集水管路(3)内的泵持续向外部抽排井底的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筒带水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钻孔(9)孔径不大于42mm,每排布孔3个,每排钻孔(9)竖向间距为30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筒带水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钻孔(9)施工完成后安装孔口管及阀门,混凝土止浆垫(8)上的集水管路(3)连接注浆管路设备并进行注浆,浆液(10)在滤水层(7)及混凝土井壁(2)后空间渗流扩散,注浆时打开各个钻孔(9)孔口管上的阀门,当观测到某个钻孔(9)有返浆现象时,则关闭该钻孔(9)的阀门,直到最上一排钻孔(9)出现返浆现象时,完成注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74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检测系统和三维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PCB线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