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假蕈状芽孢杆菌及其在减轻铜离子对植物胁迫作用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7642.6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5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师俊玲;艾重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21/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假蕈状 芽孢 杆菌 及其 减轻 离子对 植物 胁迫 作用 方面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假蕈状芽孢杆菌及其在减轻铜离子对植物胁迫作用方面的应用,所述假蕈状芽孢杆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假蕈状芽孢杆菌及其在减轻铜离子对植物胁迫作用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铜(Cu)是生产行业(例如电气,防污和涂料行业)中最常用的元素之一,因其在食物链中的生物积累及其持续性也成为生态系统中毒性最大的重金属之一,存在于土壤、河流和沿海水域中,并在环境中传播。
物理与化学法去除效率较低、二次污染严重,且成本较高。生物学方法是指通过微生物或植物的絮凝,吸收,积累和富集来去除重金属的方法,例如生物絮凝,植物修复和生物吸附。具有修复重金属污染功能的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根瘤菌等;真菌主要有黑曲霉、黄曲霉、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等。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使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化,从而将重金属从固相转化为液相。生物表面活性剂对重金属的交换态,可溶态,氧化物态和有机态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据报道,阴沟肠杆菌菌株显示出强大的螯合特性,可以有效去除100mg/L的铜(20%),镉(65%)和钴(8%)。硫酸盐还原细菌(SRB)是所有可以还原硫酸盐的微生物的总称,以硫化物形式析出重金属。已有研究证明SRB可原位生成纳米级硫化物,形成生物硫化铁复合材料(BISC),对铜离子的去除效果显著,经过16天培养,复合材料对Cu2+的去除率最高可达77.12%。曲霉Aspergillus sp.F-1同样被报道可用于去除含铜废水。生物修复重金属具有处理成本低、二次污染危害小、耐受性高、修复效率高等优点。
有研究发现假蕈状芽孢杆菌代谢产物中的环(脯氨酸-甘氨酸)二肽(C7H10O2N2)能够显著增强小鼠免疫力,产生的聚β-羟基丁酸(PHB)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塑料替代品以及生物医学材料。假蕈状芽孢杆菌产品以清水稀释600倍施用,能够有效降低蜜柚的裂果率,有利于蜜柚果实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积累,从而提高果实品质。假蕈状芽孢杆菌能进入植物体内与其共生,并且诱导植物抗病机能,使植物可以对抗外来的病原菌,对于短期叶菜类作物也有明显促进其生长的效果。并且发现假蕈状芽孢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藤黄微球菌等多种细菌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鲜有假蕈状芽孢杆菌具有去除铜离子的能力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假蕈状芽孢杆菌及其在减轻铜离子对植物胁迫作用方面的应用,能够快速、高效地减缓铜离子对植物的胁迫作用并促进植物生长,整个去除过程快速高效、操作方便,可有效减少重金属对植物的严重影响作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假蕈状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
所述假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C6于2020年8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404。
如所述的假蕈状芽孢杆菌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土壤样品,稀释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
步骤二:培养12h后挑取单菌落进行划线纯化;
步骤三:纯化后的菌株进行铜离子去除实验,以铜离子去除率为指标得到一株优势菌;
步骤四:液体培养菌株后离心得到菌体,优化去除条件为铜离子初始浓度、pH、作用时间、菌体生物量、其他干扰金属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76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