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磨钒氮合金的除尘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7807.X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1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谭忠;刘隆;黄小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市钒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B24B55/12 |
代理公司: | 南昌华成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6 | 代理人: | 张建新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磨 合金 除尘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磨钒氮合金的除尘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打磨轮,且工作台的前端面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打磨轮与承载板之间安装有吸尘收集机构,且吸尘收集机构与承载板之间设置有除尘调整机构。本发明中,该打磨钒氮合金的除尘机构由吸尘盒、进气管道、离心风机和集灰盒等部件组成,当使用者使用该打磨机进行打磨时,则可以将离心风机的电源接通,从而使得离心风机开始工作,有效的将吸尘盒上的打磨粉末进行吸取,然后通过管道流入至工作台内部集灰盒内部,其中集灰盒的顶端设置有拦截网、侧板,从而有效的对粉末进行拦截统一收集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该打磨钒氮合金的除尘机构的收集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磨钒氮合金的除尘机构,属于钒氮合金加工除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钒氮合金是由五氧化二钒、碳粉、活性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坯件,在常压、氮气氛保护下,经1500~1800℃高温状态下,反应生成钒氮合金,其关键工艺设备为连续式气氛推板高温炉,采用硅钼棒等电热元件获取热源。
现有钒氮合金在使用时,如果表面存在不光滑的表面时则需要人工将其放置在打磨机上进行打磨,在打磨时会产生合金铁粉,这些铁粉不及时处理,就会对加工车间造成污染,还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清洁,对此我们设计出一种打磨钒氮合金的除尘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钒氮合金在使用时,如果表面存在不光滑的表面时则需要人工将其放置在打磨机上进行打磨,在打磨时会产生合金铁粉,这些铁粉不及时处理,就会对加工车间造成污染,还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清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打磨钒氮合金的除尘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打磨轮,且工作台的前端面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打磨轮与承载板之间安装有吸尘收集机构,且吸尘收集机构与承载板之间设置有除尘调整机构,所述吸尘收集机构的内部安装有除尘更换机构,且除尘调整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除尘处理机构,所述吸尘收集机构内部包括有吸尘盒,且吸尘盒的底端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外侧安装有离心风机,且离心风机的右侧设置有集灰盒,所述集灰盒的顶端安装有固定侧板,且固定侧板的顶部设置有拦截网,所述拦截网的顶端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顶部设置出气管道。
进一步而言,所述进气管道的进口与吸尘盒的出口相接,且进气管道的出口与离心风机的进口相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除尘调整机构内部包括有握取拧头,且握取拧头的左端表面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固位套环,且传动轴的外部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外侧设置有蜗杆,且蜗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内部连接有第一导向块。
进一步而言,所述调节柱通过第一导向块、第一导向槽与固定柱构成活动结构,且固定柱关于承载板的中轴线相对称。
进一步而言,所述蜗杆通过蜗轮与传动轴构成传动结构,且传动轴的横轴线与蜗轮的横轴线相重合。
进一步而言,所述除尘更换机构内部包括有定位块,且定位块的内部开设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的内部连接有卡位块,且卡位块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的外侧设置有对位块,且对位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而言,所述卡位块通过卡位槽与定位块构成固定结构,且定位块关于工作台的中轴线相对称。
进一步而言,所述除尘处理机构内部包括有滑轮,且滑轮的底端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轮的右侧设置有握取把手,且握取把手的外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右侧安装有开合侧板,且开合侧板的底端连接有合页,所述开合侧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
进一步而言,所述滑轮通过滑轨与工作台构成活动结构,且滑轮关于集灰盒的中轴线相对称。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市钒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江市钒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78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