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群控充电桩智能终端优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7938.8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2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勇;舒逊;郭茂成;杨浩;谢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重庆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67;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徐佳慧 |
地址: | 40001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群 充电 智能 终端 优化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系统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群控充电桩智能终端优化系统,包括充电系统物联网拓扑单元,充电系统物联网拓扑单元包括有充电终端与充电桩模块,充电桩终端的输出端与充电桩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且充电桩模块与充电桩终端为双向电连接,充电桩终端的输出端还电连接有串口CAN,通过设置充电系统的物联网拓单元,借由人机交互实现需求侧的分时用电,提高配电设施利用率,节约充电桩的配电建设成本,实现配电容量的复用,提高电网设备利用率,引导充电技术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通过充电桩设备和电表的融合设计,降低终端建设成本,提高充电网络整体投资运营效率,实现用户、充电设备投资运营方以及供电企业的共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群控充电桩智能终端优化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化是未来充电桩发展的关键,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建设智能充电桩,在充电桩中集成充电、控制、通讯、计费和自诊断等功能于一体。此外,汽车在充电时用户还能通过手机查看充电进度以及缴费,进行实时远程监控。更为智能的充电桩,能够在汽车接上充电桩后,在手机上进行远程操控,定时充电,错开充电高峰,节省充电费用,目前的充电桩智能群控关键技术,无法解决大量充电桩接入电网造成配电网容量不足、工程建设造价高于电动汽车充电智慧化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群控充电桩智能终端优化系统,具备降低终端建设成本,提高充电网络整体投资运营效率,实现用户、充电设备投资运营方以及供电企业的共赢等优点,解决了无法解决大量充电桩接入电网造成配电网容量不足、工程建设造价高于电动汽车充电智慧化不足的问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降低终端建设成本,提高充电网络整体投资运营效率,实现用户、充电设备投资运营方以及供电企业的共赢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群控充电桩智能终端优化系统,包括充电系统物联网拓扑单元,充电系统物联网拓扑单元包括有充电终端与充电桩模块,充电桩终端的输出端与充电桩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且充电桩模块与充电桩终端为双向电连接,充电桩终端的输出端还电连接有串口CAN,串口CAN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和充电桩终端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为双向的电连接,串口CAN的输出端电连接有专用控制器模块。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模块的数量可以设置为若干个,充电桩模块的输出端与局域网进行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专用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智能化模块,智能化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运维链路模块,运维链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和智能化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为双向电连接,运维链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运营链路,运营链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与运维链路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双向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运营链路、运维链路与智能化模块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有云平台,云平台设置于互联网中,运营链路、运维链路与智能化模块均可以传输信息至云平台中,云平台也可将信息互斥至运营链路、运维链路与智能化模块中。
优选的,所述运营链路与运维链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有NB-loT\GPRS通信协议,NB-loT\GPRS通信协议的输入端与充电桩终端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专用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有网关模块,网关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能源路由器模块,能源路由器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和网关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双向电连接,能源路由器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有电网运行本地数据模块,电网运行本地数据模块包括有变压器和线路状态数据。
优选的,所述网关模块与能源路由器模块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有CAN转以太网,CAN转以太网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和充电桩终端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双向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可以电源采取自电表12v接口,整合充电控制导引和NB-IoT模组、ESIM芯片、CAN通信接口、485和串行接口,模块内置到电表内部,使电表具备通过软件升级为充电桩的基础硬件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重庆电力公司,未经国网重庆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79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