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热水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热水器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8323.7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4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穷;魏中科;全永兵;卢淑霞;吴金水;王新宇;李铁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4H15/254;F24H15/421;C02F7/00;B01F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潇潇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热水器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热水器及存储介质。热水器包括微气泡水发生装置,微气泡水发生装置包括气罐和气泵,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热水器处于用水状态;确定热水器达到目标补气周期;获取热水器的环境温度;根据环境温度调节所述气罐中的存留水的温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云端或者本地获取环境温度,在微气泡水发生装置周期性补气前,通过电子恒温阀提前提高微气泡水发生装置中气罐中的存水温度,降低气泵向气罐补气带来的水温下降的幅度,减少了出水波动,也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热水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热水器现已广泛应用普通家庭、酒店等场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热水洗浴要求,越来越关注热水器的其它附功能带来更好的体验,比如恒温、健康、杀菌等等。于是现在许多家庭都想要体验微气泡水热水器。
目前,用户如果想要体验微气泡洗的功能,需要自行购买微气泡水发生装置进行组装,操作复杂且占据大量的洗浴空间,影响浴室的使用舒适度和美观。另外,由于制备微气泡水的装置并非与热水器集成一体,组装的线路多且复杂,操作繁琐,并且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市面上还有一种热水器与微气泡水二合一的产品,但微气泡水在周期性的向气罐补气时,会导致出水温度产生周期性的下降,降低了用户体验。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中的至少一种,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云端或者本地获取环境温度,在微气泡水发生装置周期性补气前,通过电子恒温阀提前提高微气泡水发生装置中气罐中的存水温度,降低气泵向气罐补气带来的水温下降的幅度,减少了出水波动,提高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微气泡水在周期性的向气罐补气时,会导致出水温度产生周期性的下降,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热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热水器包括微气泡水发生装置,微气泡水发生装置包括气罐和气泵,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热水器处于用水状态;
确定热水器达到目标补气周期;
获取热水器的环境温度;
根据环境温度调节气罐中的存留水的温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热水器达到目标补气周期包括:获取气泵的流量和气罐中的空气占比;根据气泵的流量、气罐中的空气占比以及气罐的体积确定对应的补气周期;在补气周期的值处于预设范围的情况下,确定热水器达到目标补气周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补气周期值的预设范围为30秒至60秒。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以下公式(1)确定补气周期:
其中,T为补气周期,V1为气罐的体积,C1为气罐中空气的占比,L为气泵每分钟的流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环境温度调节微气泡水发生装置中气罐的存留水的温度包括:当环境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将存留水的温度升高第一数值;当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且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将存留水的温度升高第二数值;当环境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将存留水的温度升高第三数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环境温度调节微气泡水发生装置中气罐的存留水的温度包括:获取热水器的当前温度;根据热水器的当前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调整热水器的恒温阀阀芯开度,通过调整热水器的冷热水的占比以实现对热水器的恒温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启动微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气泵对微气泡水发生装置的气罐进行补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8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