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轨道交通全过程综合监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9789.9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5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史磊;王忠民;郭奇;刘宁;吕俊哲;张国华;申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16/215;G06Q10/06;G06Q50/30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轨道交通 全过程 综合 监管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全过程综合监管系统,包括应用层、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采集层、系统兼容层和硬件资源层,所述应用层包括全过程监管平台;所述数据处理包括大数据处理与挖掘;所述数据库包括实时数据库、应用数据库、规则数据库、时钟数据库和时序数据库;所述数据采集层包括面向SOA横向集成;所述硬件资源层包括云平台基础环境;所述应用层、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采集层、系统兼容层和硬件资源层通过系统动力轴实现上下级系统间的数据访问、服务交互。该系统解决了现有的轨道交通信息化水平不高、应用建设方式落后、系统化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轨道交通的后台系统建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全过程综合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科技时代的到来,更多丰富多彩的大数据源如传感器、视频及移动终端接入高速网络,由此产生的数据及增长的速度将远远超越历史任何时期。“大数据”对信息系统建设的网络和计算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传统的信息中心运维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云计算”为大数据提供最基本的生存基础,降低了大数据管理的复杂度,为大数据提供实时应用环境。
随着各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和运营期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城市轨道交通长期的实际应用中,很多问题逐渐呈现出来。随着建设期和运营期信息化关联性不断的增加,越发成为制约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作发展的瓶颈,也渐渐暴露出数据资源、硬件建设、辅助功能等没有充分整合等问题,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实战效能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作用的发挥,有如下的具体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监管衔接性差、信息孤岛问题严重、数据利用管理方式落后、数据资源处理效率低、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建设方式落后、深基坑工程信息化管理程度低、地下水控制经验不足,水资源影响评价有待加强。
因此,有必要对上述问题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城市轨道交通全过程综合监管系统,该系统可以解决现有的轨道交通信息化水平不高、应用建设方式落后、系统化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城市轨道交通全过程综合监管系统,包括应用层、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采集层、系统兼容层和硬件资源层,所述应用层包括全过程监管平台;所述数据处理包括大数据处理与挖掘;所述数据库包括实时数据库、应用数据库、规则数据库、时钟数据库和时序数据库;所述数据采集层包括面向SOA横向集成;所述硬件资源层包括云平台基础环境;所述应用层、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采集层、系统兼容层和硬件资源层通过系统动力轴实现上下级系统间的数据访问、服务交互。
所述全过程监管平台包括大数据分析的分布式云计算平台、深基坑结构安全在线监测预警、地下水动态监测和工程运营阶段综合监控。
所述深基坑结构安全在线监测预警通过现场自动监测装置对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变形及强度指标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并进行相应的预警。
所述地下水动态监测通过采集与监测施工现场地下水位动态数据,上传数据统计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形成可衡量性指标,评价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及时反馈报警。
所述大数据处理与挖掘包括依次进行的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保存。
所述面向SOA横向集成包括信号硬件终端数据、运营数据录入、相关系统环联互通对接数据。
所述系统兼容层包括Windows、Linux、Unix、DOX。
所述云平台基础环境包括计算池、存储池、网络池、安全池。
所述系统动力轴利用面向服务搭建SOA纵向服务架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97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智能物流运输车
- 下一篇:头颈姿态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