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钢筋笼石笋桩的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0327.9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5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计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康陆鼎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2D3/08;E02D29/02;E02D3/10;E03F5/04;E03F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波市象***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钢筋 石笋 路基 加固 结构 及其 施工工艺 | ||
1.一种采用钢筋笼石笋桩的路基加固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钢筋笼石笋桩的路基加固结构包括软土层(1)以及软土层(1)下方的硬土层(2),所述软土层(1)内设置有两道挡墙,两道挡墙分别位于路面宽度方向的两侧,挡墙的长度方向与路面的长度方向相同,挡墙是由若干个石笋桩(3)相互抵接而成,石笋桩(3)的底端埋设在硬土层(2)内,石笋桩(3)包括钢筋笼(31)以及填充在钢筋笼(31)内部的碎石芯(32),两道挡土墙相互远离的一侧均挖设有排水沟(11),排水沟(11)内设置有第一碎石层(8);所述碎石芯(32)内埋设有若干个竖直的固定柱(321),固定柱(321)的底端延伸至石笋桩(3)的下方,并插设在硬土层(2)内;所述第一碎石层(8)下方设置有排水槽(13),排水槽(13)的顶面呈开口状,排水槽(13)的顶面盖设有钢丝网(15);两道所述挡墙之间的软土层(1)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钢板(4)、第二碎石层(5)、第一回填土层(6)和沥青层(7);所述钢板(4)上插设有若干个竖直的加强柱(41),加强柱(41)的底端穿过软土层(1)并插设在硬土层(2)内;所述软土层(1)上方设置抽水泵(16),抽水泵(16)上安装有抽水管(161),抽水管(161)远离抽水泵(16)的一端延伸至排水沟(11)内;所述排水沟(11)的底面和远离石笋桩(3)的侧面均设置有防水层(12);所述钢丝网(15)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土工布层(14);所述第一碎石层(8)的上方设置有第三碎石层(9),第三碎石层(9)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回填土层(10);
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路面宽度方向的两侧均挖设排水沟(11),然后在两个排水沟(11)内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放入若干个相互抵接的石笋桩(3),使其形成两道挡墙,然后将两道挡墙均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挤压,再将石笋桩(3)的底端向下埋设在硬土层(2)内,并在碎石芯(32)内竖直向下打入若干个固定柱(321),使固定柱(321)的底端插设在硬土层(2)内;
S2:在排水沟(11)内两道挡土墙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排水槽(13),然后在排水槽(13)顶面盖上钢筋网,并在钢筋网上铺设直径范围在30mm-50mm之间的碎石,形成第一碎石层(8),再在软土层(1)上放置抽水泵(16),使抽水泵(16)上的抽水管(161)插入排水槽(13)内;
S3:在两道挡墙之间的软土层(1)上铺设钢板(4),然后在钢板(4)上铺设直径范围在20mm-30mm之间的碎石,形成第二碎石层(5),再在第二碎石层(5)上填入第一回填土层(6),并在第一回填土层(6)上铺设沥青层(7);
S4:在第一碎石层(8)上铺设直径范围在20mm-30mm之间的碎石,形成第三碎石层(9),然后在第三碎石层(9)上填入第二回填土层(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康陆鼎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康陆鼎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03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TKC速装无背档式防洪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