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型试验中固定传感器的气压调节刚度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0581.9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之光;刘宝作;阎广斌;孙玉伟;韩炳甫;于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11005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 试验 固定 传感器 气压 调节 刚度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模型试验中固定传感器的气压调节刚度装置的调节方法,气压调节刚度装置包括鼓风机(1)、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应力传感器(3)、应变传感器(4)、输气管(5)、压力表(6)、气阀(7)和模型箱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1)输出端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输气管(5),所述输气管(5)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压力表(6),所述输气管(5)的两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所述鼓风机(1)的一侧设置有模型箱体(8),且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插接于模型箱体(8)的内部,所述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应力传感器(3),所述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应变传感器(4);所述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沿隧道环向布置;多个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沿隧道轴向平行布置;
所述应力传感器(3)和应变传感器(4)绑扎固定于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上;
所述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为截面尺寸外径6mm,内径4mm,承压10bar的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
所述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
所述鼓风机(1)通过输气管(5)连接至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的进气口,为传感器支撑装置提供气压;所述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进气口方向设有压力表(6),出气口方向设有气阀(7);
气压调节刚度装置的调节方法,包括步骤一,传感器支撑装置环向布置;步骤二,传感器支撑装置平行布置;步骤三,鼓风机安装;步骤四,压力表和气阀安装;步骤五,充气;步骤六,传感器支撑装置使用;步骤七,传感器安装;步骤八,材料填充;步骤九,放气;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将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沿隧道环向布置;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多个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沿隧道轴向平行布置;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将鼓风机(1)通过输气管(5)连接至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的进气口;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在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进气口方向安装上压力表(6),出气口方向安装上气阀(7);
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启动鼓风机(1)为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提供气压,同时关闭出气口方向的气阀(7),使得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直立起来;
其中上述步骤六中,通过压力表(6)测量气压强度,当气压达到设定值时停止向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供气,并维持其内部气压稳定并保持直立;
其中上述步骤七中,将应力传感器(3)和应变传感器(4)按模型试验需求绑扎固定在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上;
其中上述步骤八中,对模型箱体(8)进行相似材料填充,直至填充完毕;
其中上述步骤九中,将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内部气体放空,使超小截面拱形聚酰胺纤维充气软管(2)失去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05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