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流杆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0751.3 | 申请日: | 2020-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4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庭;张爱军;刘青林;赵志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舜业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6 | 分类号: | F28D7/06;F28F9/013;F28F9/22;F28F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流杆式 换热器 | ||
1.一种折流杆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00),所述罐体(100)包括循环水箱(110)和冷却水箱(120),所述循环水箱(110)和冷却水箱(120)连通设置,所述循环水箱(110)中设置有隔板(113),所述循环水箱(110)和冷却水箱(120)之间设置有管板(210),所述管板(210)与隔板(113)固定连接,并所述管板(210)和隔板(113)将循环水箱(110)分为两个独立的腔室,所述循环水箱(110)上开设有循环水进口(112)和循环水出口(111),且所述循环水进口(112)和循环水出口(111)位于隔板(113)相对的两侧;所述冷却水箱(120)中设置有多根换热管(220),每根所述换热管(220)的两端关于隔板(113)对称设置,并每根所述换热管(220)的两端均与管板(210)连接并与循环水箱(110)连通,所述冷却水箱(120)的一端开设有除盐水进口(124),所述冷却水箱(120)的另一端开设有除盐水出口(1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流杆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3)与水平面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流杆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120)内设置有用于对多根换热管(220)进行支撑的支撑结构(3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流杆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换热管(220)分层设置,且相邻两层所述换热管(220)间隔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流杆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00)包括第一支撑板(310),所述第一支撑板(310)包括第一折流环(311)、第一拉筋(312)和多根第一折流杆(313),所述第一拉筋(312)与第一折流环(31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拉筋(312)平行于隔板(113)设置,多根所述第一折流杆(313)均与第一拉筋(312)平行设置并与第一折流环(311)固定连接,并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折流杆(313)与相邻两层换热管(220)相互背离的侧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流杆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00)还包括第二支撑板(320),所述第二支撑板(320)包括第二折流环(321)、第二拉筋(322)和多根第二折流杆(323),所述第二拉筋(322)与第二折流环(32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拉筋(322)平行于隔板(113)设置,多根所述第二折流杆(323)互相平行设置,且多根所述第二折流杆(323)均与第二拉筋(322)呈夹角设置,并夹角为15度-75度,每根所述第二折流杆(323)的一端与第二折流环(321)固定连接,每根所述第二折流杆(323)的另一端与第二拉筋(322)或第二折流环(321)固定连接,并相邻两根所述第二折流杆(323)分别与同一层的相邻两换热管(220)相互背离的侧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流杆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00)还包括第三支撑板(330),所述第三支撑板(330)包括第三折流环(331)、第三拉筋(332)和多根第三折流杆(333),所述第三拉筋(332)与第三折流环(33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拉筋(332)平行于隔板(113)设置,多根所述第三折流杆(333)互相平行设置,且多根所述第三折流杆(333)均与第二折流杆(323)垂直设置,每根所述第三折流杆(333)的一端与第三折流环(331)固定连接,每根所述第三折流杆(333)的另一端与第三折流环(331)或第三拉筋(332)固定连接,并相邻两根所述第三折流杆(333)分别与同一层的相邻两换热管(220)相互背离的侧面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舜业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舜业压力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07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