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排桩悬臂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1157.6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杰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34;E02D3/10 |
代理公司: | 丽水创智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8 | 代理人: | 朱巧兴 |
地址: | 321400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坑 支护 悬臂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排桩悬臂结构,为了提高排桩悬臂的支护稳定性,所述基桩的内部设置有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的外侧套接有横向加强筋,所述基桩的内壁对称固定有防护机构,且基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撑机构。本发明通过防护机构对基坑两侧泥土的隔离防护,能够有效的防止由于雨水、外界压力等导致泥土出现大面积滑落的情况,同时能够使泥土中的雨水通过防护机构渗漏出,避免雨水长久处于泥土中,导致基桩出现支护不稳、倾斜的情况,在排桩悬臂支护过程中,通过顶撑机构对基桩的顶撑支护,能够提高基桩的支撑稳定性,防止来自基坑顶部的主动压力压垮基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排桩悬臂结构。
背景技术
排桩是以某种桩型按队列式布置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最常用的桩型是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和挖孔桩,此外还有工字钢桩或H型钢桩,其中悬臂式排桩主要是做为支护用的支护桩,就是将桩并排打入后,将桩内侧的土挖出,而外侧的土由于受桩的围护不会侧塌至内侧来,一般说,桩的下部固定,上部受侧面推力的桩就叫做悬臂桩,它的受力情形就像悬臂梁旋转90度朝上一样,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基坑内,尤其是对于隧道基坑等来说,其是支撑隧道基坑的主要支护设施。
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基坑支护的排桩悬臂结构存在着一些缺点,传统的排桩悬臂结构较为单一,其支护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的对基坑进行支护,且在支护过程中,基坑两侧的泥土极易受到雨水、压力等出现滑落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排桩悬臂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排桩悬臂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排桩悬臂结构,包括基桩,所述基桩的内部设置有纵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的外侧套接有横向加强筋,且纵向加强筋的上下两端均卡合有定位卡盘,所述基桩的内壁对称固定有防护机构,且基桩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撑机构;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对称固定在基桩内壁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前侧设置有T形卡条,且安装架通过T形卡条与封装卡架卡合,所述封装卡架的后侧嵌入开设有T形滑槽,且封装卡架的前侧拧合连接有防护板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纵向加强筋数量不少于十二组,且纵向加强筋构成圆形结构,所述横向加强筋的数量不少于二十组,且横向加强筋相对于纵向加强筋的水平方向均匀对称排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卡盘的上表面嵌入开设有与纵向加强筋相适配的封装卡槽,封装卡槽的数量与纵向加强筋的数量相同,且封装卡槽与纵向加强筋相互一一对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T形卡条的外径与T形滑槽的内径相适配,且T形卡条的长度与T形滑槽的槽径长度相同,所述封装卡架与安装架通过T形滑槽和T形卡条封装卡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板架采用彩钢瓦材质构件,且防护板架为U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板架的数量不少于十组,且防护板架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所述防护板架之间的间隔距离不高于10c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撑机构包括固定在基桩顶端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下方拧合固定有封装板,所述封装板的内侧位于一端位置处卡合有第一加强支杆,且封装板的内侧位于另一端位置处卡合有第二加强支杆,所述第一加强支杆的内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加强支杆的内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通过伸缩架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支杆与第二加强支杆的大小相同,且第一加强支杆与第二加强支杆均为工字型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加强支杆与第二加强支杆的外径均与封装板的内径相适配,且第一加强支杆与第二加强支杆均通过封装板与定位板封装卡合,所述第一加强支杆与第二加强支杆的数量均为四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杰,未经王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1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钢板的水下淬火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放热量化学反应的连续化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