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付费流量码号的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1261.5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5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金辉;唐恒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杰睿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5/00 | 分类号: | H04M15/00;H04W4/24;H04L12/14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付 流量 调度 方法 装置 设备 | ||
一种预付费流量码号的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根据订购请求消息从码号资源池中获取符合请求订购的数据业务要求的目标预付费流量码号,订购请求消息包括请求订购的数据业务的使用区域、时长、流量和网速;向终端设备发送目标预付费流量码号。由于调度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用户自身的订购需求,从预付费流量套餐中划分出符合用户要求的目标预付费流量码号,在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流量服务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用户购买预付费流量套餐的费用,从而解决了预付费流量卡无法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的问题。并且,使得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订购需求,在不同的时间内共享目标预付费流量码号,提高了预付费流量码号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付费流量码号的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运营商推出预付费流量卡以满足用户在跨地区短期出行时对于数据业务的使用需求。预付费流量卡是一种先付费、后使用、固定使用期限、固定流量大小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如图1所示,现有预付费流量卡的分发流程为,移动运营商将生成的预付费流量码号(Profile)提供给卡片生产商,卡片生产商在获取预付费流量码号之后,通过卡片生产线制作预付费流量SIM卡,将制成的SIM卡提供给分销商,由分销商将SIM卡销售给消费者使用。其中,码号(Profile)为运营商SIM卡数据的统称。
上述预付费流量卡的分发流程长且步骤繁琐,实体SIM卡的生产及销售也使得成本增加。因此随着嵌入式SIM(Embedded-SIM,eSIM)卡及虚拟SIM(virtual SIM,vSIM)卡技术的发展,通过远程在线下发的方式分发预付费流量码号已经逐步取代了采用实体预付费流量SIM卡的方式。用户可以在线完成预付费流量套餐的购买,方便快捷。
预付费流量码号提供的流量套餐预先规定了使用期限及流量大小,而移动运营商提供的套餐种类有限,无法完全满足众多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举例来说,移动运营商对于A地区提供了两种预付费流量套餐:(1)1天1G流量10元和(2)10天10G流量50元。用户去A地区旅游5天,对于数据业务的使用量并不多,想要购买A地区5天1G流量的套餐。而运营商提供的套餐(1)虽然满足流量要求,但是无法满足使用期限的要求;套餐(2)虽然可以同时满足使用期限和流量大小的要求,但是用户需要额外支付9G流量的费用,增加了用户使用数据业务的费用,而套餐中未使用的流量过期也会作废,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综上所述,现有预付费流量卡无法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付费流量码号的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预付费流量卡不能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预付费流量码号的调度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业务订购请求消息,所述订购请求消息包括请求订购的数据业务的使用区域、时长、流量和网速;
根据所述订购请求消息从码号资源池中获取符合所述请求订购的数据业务要求的目标预付费流量码号,所述码号资源池用于存储预付费流量码号;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预付费流量码号,以使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目标预付费流量码号使用订购的数据业务。
可选的,所述码号资源池包括第一资源池和第二资源池;
所述第一资源池用于存储已激活的预付费流量码号,所述第一资源池中存储的预付费流量码号标记有使用状态、可用区域、剩余可用时长、剩余可用流量和网速;
所述第二资源池用于存储未激活的预付费流量码号,所述第二资源池中存储的预付费流量码号标记有可用区域、时长、流量和网速。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订购请求消息从码号资源池中获取符合所述请求订购的数据业务要求的目标预付费流量码号,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杰睿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杰睿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1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