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防水密实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461344.4 申请日: 2020-12-14
公开(公告)号: CN112456861A 公开(公告)日: 2021-03-09
发明(设计)人: 雷小成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果烨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4B24/42 分类号: C04B24/42;C04B103/6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15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混凝土 防水 密实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防水密实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添加剂领域。本发明以火山灰、蓝晶石及蛭石通过高温煅烧,扩大了其孔隙,并且降低了蛭石对于水的吸附能力,但是增强了颗粒的力学性能,随后通过混合单体对于颗粒进行表面的包裹修饰,可以增加颗粒的一定吸水性,并且在吸水后对孔隙进行支撑,填充了孔隙,避免了水的侵入,随后再与混合硅单体进行混合,通过硅单体进行聚合增加了防水密实剂与混凝土的结合力度,另一方面提高了耐水性能,有效解决了目前常用混凝土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效果不佳,使用后易引发混凝土收缩率增大,出现开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防水密实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微观结构上看,普通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多孔材料。孔及微裂缝在整个水泥浆体及界面过渡区中随机分布,形成了一个贯穿联通整个混凝土空间的孔缝网络,成为水及外部侵蚀介质浸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水的渗入会导致混凝土冻

裂、钢筋生锈、侵蚀等破坏加剧,使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严重受损。防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基础上发展的、具有一定抗渗性能的混凝土,认识混凝土中孔

隙种类、孔隙形成过程及孔隙对抗渗性的影响,明确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机理,才能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混凝土中的孔隙按成因分施工孔隙和构造孔隙。施工孔隙是由于浇灌、振捣质量不良引起的孔隙;构造孔隙是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主要有凝胶孔、毛细孔、沉降缝隙、接触孔和余留孔。工程中普遍采用掺加密实剂、防水剂的措施,来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开裂性。现在常用的防水密实剂主要有高级脂肪酸类、三乙醇胺、氯化铁等几种。高级脂肪酸类化合物作为防水密实剂在发达国家的建筑工程中已普遍应用,这类化合物可以使混凝土中的毛细管吸水明显减少,但掺入量的增加,强度会降低,并且其长期浸渍的情况下防水性会降低。三乙醇胺、氯化铁也常用来作为防水密实剂,其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但却不能解决混凝土的开裂问题,且三乙醇胺用量不当,易对混凝土后期硬化性能造成严重危害,氯化铁则对内部钢筋有腐蚀作用,已被限制使用。

此外,目前的防水剂产品种类较多,有无机防水剂,有机防水剂和复合防水剂。作用多以减少孔隙和填塞毛细通道,降低材料在静水压下的渗透性为主。其中无机防水剂主要包括氯盐类防水剂、水玻璃系(硅酸钠类)防水剂、铝盐类防水剂及其他无机防水剂。比较常见的氯盐类防水剂有氯化钙防水剂、氯化铁防水剂、三氯化铝等防水剂;水玻璃系(硅酸钠类)防水剂多以水玻璃为基料辅以硫酸铜、硫酸铝钾等配置而成油状液体;无机铝盐防水剂多以铝盐和碳酸钙为主要原料,辅以多种无机盐,掺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3%~5%。但使用无机盐类防水剂的混凝土养护条件要求高,还可能对混凝土钢筋产生锈蚀,而且后期防水效果不好。有机类防水剂通常是表面活性剂,可分为憎水性塑化剂、乳液防水剂和微末剂。但由于该类防水剂引气量太大,对混凝土强度有不良影响。而复合型防水剂虽然在作用上结合了无机防水材料好有机防水材料的特点,但目前的产品类型多样性少,对使用环境要求高。其次在工程应用中,多数防水剂会加大收缩,而收缩过大又是引起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以物理状态看,目前产品有粉状和液体的,但大多是粉状产品该产品掺量高,普遍在5%左右,有的高达8%~10%。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常用混凝土防水密实剂的防水效果不佳,使用后易引发混凝土收缩率增大,出现开裂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防水密实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防水密实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混合颗粒放入盐酸溶液中进行超声震荡,过滤,洗涤,干燥,收集干燥物,将干燥物进行煅烧,粉碎,收集粉碎颗粒,将粉碎颗粒与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6:1~2进行球磨,收集球磨物;

(2)按重量份数计,取120~130份水、60~70份球磨物、15~20份混合单体、6~8份碳酸钠、4~7份尿素、2~5份EDTA、1~3份添加剂,首先将水、球磨物及混合单体放入反应器中进行搅拌,调节pH,氮气保护,预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果烨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果烨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1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