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毂压合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1723.3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2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郑大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凯越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G01M17/013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黄南概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毂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压合检测装置,包括底座、连接套和检测件,底座顶面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气缸座,两气缸座内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内侧端传动连接有气缸轴,底座中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轮毂卡座,轮毂卡座的内侧面设置有轮毂卡槽,检测件插装于轮毂的中部,且检测件的两端均插装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另一端与气缸轴固定插接;本发明将检测件直接插装到轮毂中,并通过气缸将检测件与轮毂之间挤压定位,方便检测件对轮毂压合位置进行快速定位检测,可提高检测效率,同时可提高检测件的定位精度,进而提高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轮毂压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轮毂是影响汽车性能最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它不仅要承受静态时车辆本身垂直方向的载荷(包括自重载荷以及人和货物的载重量),更需要经受车辆行驶中来自各个方向因起动、制动、转弯、风阻、石块冲击、路面凹凸不平等各种动态载荷所产生的不规则应力的考验。因此轮毂的制造尺寸精度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整车的行驶性能,尤其对高速行驶的车辆更为突出,诸如整车在行驶中的抓地性、偏摆性和平稳性、遇意外时的制动性等,必须在车轮具有足够精度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整车的高速和平稳行驶。保证轮毂的制造质量和精度首先要保证轮毂的压合质量,即控制轮辋和轮圈的压合尺寸偏差,但是现有技术轮毂生产线中检测轮辋和轮圈压合的偏差主要通过人工检测,这样的检查精度不高而且耗时耗力,不利于整个生产流程的控制。
授权公告号为CN 209503424 U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轮毂压合检测装置,通过定位装置将轮毂置于设定位置并将检测装置调节到对应于具体型号的设定形态,从而实现对轮毂压合的自动检测。轮辋和轮辐的压合连接处即轮毂压合处,轮毂在加工时由于材料延展性不同以及所受应力不同通常会出现变形,导致压合高度出现变化,因此,检测轮毂压合的高度是否符合设定高度便能推测出轮毂压合是否达标。其检测时检测件不与轮毂直接定位连接,而是需要通过升降部和横移部来调节检测件的位置来进行检测,其调节过程复杂,降低了检测效率,且很容易因检测件与轮毂对位不准确导致检测结果不精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轮毂压合检测装置,能将检测件直接插装到轮毂中,并通过气缸对检测件与轮毂挤压定位,方便检测件对轮毂压合位置进行快速定位检测,可提高检测效率,同时可提高检测件的定位精度,进而提高检测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毂压合检测装置,包括底座、连接套和检测件,所述底座顶面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气缸座,两所述气缸座内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内侧端传动连接有气缸轴,所述底座中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轮毂卡座,所述轮毂卡座的内侧面设置有轮毂卡槽,所述检测件插装于轮毂的中部,且所述检测件的两端均插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与气缸轴固定插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连接套下方的辅助支撑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件包括连杆和检测器,所述检测器安装于连杆中部,且所述连杆中安装有与检测器连接的电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套的一侧设置有U型槽,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设置有与连杆顶接的顶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缆的一端连接安装有快接插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检测件直接插装到轮毂中,并通过气缸将检测件与轮毂之间挤压定位,方便检测件对轮毂压合位置进行快速定位检测,可提高检测效率,同时可提高检测件的定位精度,进而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连接套的端面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凯越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凯越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1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