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路板生产用防差错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2634.0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1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欧亚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佳宁泰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德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8 | 代理人: | 刘希慧 |
地址: | 3439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生产 差错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路板生产用防差错检测设备,包括设备主体、驱动电机和检测探头,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一端键连接有输出轴,并且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表面套接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下端焊接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翻转机构相互连接。该电路板生产用防差错检测设备,通过翻转机构对电路板主体进行180°翻转,有利于设备主体对电路板主体进行双面检测,并通过紧固机构对电路板主体进行固定,从而避免电路板主体受到挤压而造成损坏,绕卷机构对电线进行绕卷和放松,有利于避免电线之间发生绕卷和打结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路板生产用防差错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路板是可以焊接电子元件的平台,通过铜迹线将这些元件相互连接,使电路板按照设计的方式发挥其功能,电路板是电子设备的核心,具有多种形状和尺寸,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电器布局起到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现代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各个领域,电路板在生产过程中,为确保其性能和功能的正常运行,通常需要通过检测设备对电路板进行相关性能的测试,但是现有的电路板生产用检测设备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电路板生产用检测设备通常是将电路板放置在平台上,然后通过检测探头进行检测,而电路板两面的电子元件体积较小,容易受到挤压而造成损坏,从而影响电路板后续的使用,并且常见的检测设备通常需要人工翻动电路板,对电路板进行双面检测,自动化程度不够高;
2、常规的电路板生产用检测设备,由于检测探头需要通过升降对电路板进行检测,使得检测探头连接的电线在检测设备内部伴随检测探头同步进行运动,长期以往,容易造成电线之间发生绕卷和打结的情况,从而导致电线与连接头发生松动和脱离,对检测设备的检测精度造成影响。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电路板生产用防差错检测设备,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生产用防差错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路板生产用检测设备通常是将电路板放置在平台上进行检测,容易受到挤压而造成损坏,从而影响电路板后续的使用,并且常见的检测设备通常需要人工翻动电路板进行双面检测,自动化程度不够高,同时常规的电路板生产用检测设备,检测探头连接的电线在检测设备内部伴随检测探头同步进行运动,长期以往,容易造成电线之间发生绕卷和打结的情况,从而导致电线与连接头发生松动和脱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路板生产用防差错检测设备,包括设备主体、驱动电机和检测探头,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一端键连接有输出轴,并且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表面套接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下端焊接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翻转机构相互连接,并且翻转机构与连接块相互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紧固机构相互连接,且紧固机构与电路板主体相互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并且第二锥形齿轮与绕卷机构相互连接,所述绕卷机构与电线相互连接,且电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与套筒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套筒呈倒“U”字型结构,所述固定杆与固定块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连接杆、连接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固定杆相互连接,且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与设备主体固定连接,且连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连接齿轮关于固定杆的纵向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且连接齿轮的直径小于连接杆的长度,并且连接杆与固定杆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佳宁泰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佳宁泰电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26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