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胶材法向疲劳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2978.1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N3/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 44470 | 代理人: | 丁建春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胶材法 疲劳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试胶材法向疲劳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夹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抵持件和第二抵持件,分别用于与待测胶材相背设置的两侧抵顶;应力加载组件,与夹具固定设置,用于通过夹具向待测胶材施加循环应力,以使得待测胶材沿法向进行循环拉伸回弹;应变测量组件,用于测量待测胶材在当前循环次数以及循环应力作用下应变值;处理器,用于在待测胶材沿法向发生断裂后,根据多组循环应力、应变值以及循环次数获得柔量与循环次数的曲线;以及获得曲线的拐点,并将拐点确定为待测胶材的疲劳临界点;其中,柔量等于应变值和循环应力的最大应力值的比值。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可以较为准确的衡量胶材法向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胶材法向疲劳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可折叠屏在弯折处的胶材和膜材受到各个方向的应力,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可以把所有应力分解为切向和法向两个维度。在切向方向,胶材为各向同性;在法向方向,胶材具有各向异性,测量方法的不同造成的结果差异较大,且传统的适用于切向方向的疲劳测试方法(如,残余应变方法、内耗能方法等)无法应用于法向方向,因此造成了胶材法向性能评估方法的空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测试胶材法向疲劳的装置及方法,以解决很难评估胶材法向力学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测试胶材法向疲劳的装置,包括:夹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抵持件和第二抵持件,分别用于与待测胶材相背设置的两侧抵顶;应力加载组件,与所述夹具固定设置,用于通过所述夹具向所述待测胶材施加循环应力,以使得所述待测胶材沿法向进行循环拉伸回弹;应变测量组件,用于测量所述待测胶材在当前循环次数以及循环应力作用下应变值;处理器,与所述应力加载组件和所述应变测量组件耦接,用于在所述待测胶材沿所述法向发生断裂后,根据多组所述循环应力、应变值以及循环次数获得柔量与所述循环次数的曲线;以及获得所述曲线的拐点,并将所述拐点确定为所述待测胶材的疲劳临界点;其中,所述柔量等于所述应变值和所述循环应力的最大应力值的比值。
其中,所述第一抵持件和所述第二抵持件与所述待测胶材接触的表面的水滴角小于或等于30°,以使得所述待测胶材在疲劳测试过程中与所述第一抵持件和所述第二抵持件不会发生界面分离。
其中,所述第一抵持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件包括第二固定座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的第二抵持部;其中,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分别用于与所述待测胶材相背设置的两侧抵顶,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分别与所述应力加载组件可拆卸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为金属,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相对设置的表面的水滴角小于或等于30°。
其中,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或所述第二抵持部包括层叠设置的抵持座、粘性层以及基材,所述抵持座与对应位置处的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基材背离所述粘性层一侧表面用于与所述待测胶材抵顶;其中,所述粘性层的模量比所述待测胶材的模量高至少三个数量级,所述基材背离所述粘性层一侧表面的水滴角小于或等于30°。
其中,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相对设置的表面的外轮廓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为圆柱体,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的轴线重合。
其中,所述应力加载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以及驱动件;其中,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持件和所述第二抵持件固定,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基座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基座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29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