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增强安全型闸刀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3763.1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6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陶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幕特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1/54 | 分类号: | H01H21/54;H01H21/04;H01H21/18;H01H9/30;H01H21/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陈宁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增强 安全 闸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增强安全型闸刀,包括:瓷底、触头、触刀和把手;所述触头插接于所述瓷底上;所述触刀的尾端通过活动座设置于瓷底上,且触刀绕活动座旋转,并抵接于触头上;所述触刀的顶端安装有把手,所述触刀上设置有防电弧外壳;所述防电弧外壳上设置有适配于触头尺寸的容纳部,当触刀嵌合于触头时,触头位于容纳部内部;所述触刀与触头的接触部位设置有灭弧室。本申请通过在现有的闸刀上增加防电弧外壳和灭弧室,从而减少了触头和触刀的裸露面积,进而减少了电弧的产生,并且能够及时的对产生的电弧进行灭弧,增强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增强安全型闸刀。
背景技术
闸刀又称隔离开关,是一种主要用于隔离电源、倒闸操作以及用以连通和切断小电流电路的电气元件,闸刀开关触头弹性比较差,变形后恢复比较困难,使得合闸状态下的触头与触刀接触面不足,从而引起发热以及打火损坏,延长了维修时间,增加了维修的费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闸刀在进行合闸或者开闸的过程中,动静触头接触或分离的瞬间会有蓝色电弧闪出,一不注意人们就会被这种电弧烧伤,而且这种电弧容易引发火花,一旦电线老化极易发生火灾,同时,这种电弧瞬间产生的高温能熔化静触头,造成静触头材料的流失,长时间使用后,动静触头间就会产生间隙,容易导致接触不良,接触不良的电路上用电器会因为电压不稳而容易烧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增强安全型闸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内容:
一种新型增强安全型闸刀,包括:瓷底、触头、触刀和把手;所述触头插接于所述瓷底上;所述触刀的尾端通过活动座设置于瓷底上,且触刀绕活动座旋转,并抵接于触头上;所述触刀的顶端安装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刀上设置有防电弧外壳;所述防电弧外壳上设置有适配于触头尺寸的容纳部,当触刀嵌合于触头时,触头位于容纳部内部;所述瓷底上位于触头的外周侧固设有能够容纳所述容纳部的灭弧室。
优选的是,所述灭弧室包括绝缘外壳和若干个铜片;所述铜片等间距分布于绝缘外壳内;所述绝缘外壳环绕于触头,且留有供触刀闭合的凹口。
优选的是,所述触头的顶端敞口呈Y字型。
优选的是,所述把手为搪瓷把手。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座为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铰座。
优选的是,所述铜片的数量为20个,且等间距设置于灭弧室内。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申请通过在现有的闸刀上增加防电弧外壳和灭弧室,从而减少了触头和触刀的裸露面积,进而减少了电弧的产生,并且能够及时的对产生的电弧进行灭弧,增强了安全性。
2、本申请通过将触头设计成Y字型敞口,能够使得触头和触刀紧密贴合,避免因为使用时间过长,而造成的卡合不准,难以卡合等质量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增强安全型闸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增强安全型闸刀断路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增强安全型闸刀触头触刀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瓷底,2-触头,3-触刀,4-把手,5-活动座,6-防电弧外壳,601- 容纳部,7-灭弧室,701-绝缘外壳,702-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幕特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幕特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37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