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自动化移栽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4620.2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5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成;闫平;王红蕾;徐振华;刘海英;于艳敏;武洪涛;张书利;杨忠良;高大伟;冷春旭;于文男;李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A01M1/02;A01M1/06;A01B7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稻 种植 自动化 移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自动化移栽机,包括移栽机身,所述移栽机身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箱,所述移栽机身的顶端对应驱动箱一侧位置处连接有移栽带,所述移栽机身的顶端对应移栽带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推把,所述移栽机身的顶端对应移栽带上方位置处安装有连架,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设置的调光保湿机构,可对存储盖的透光效果进行调整,避免外界阳光过于剧烈导致禾苗损伤的情况,也便于禾苗的移栽时的保湿,增加了对禾苗移栽时的保护效果,通过设置的捕虫防护机构,便于移栽机身附近的蚊虫捕捉,减少工作人员被蚊虫叮咬的概率,提高了工作人员使用该自动化移栽机时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自动化移栽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广义水稻区别于旱稻,狭义水稻指淡水稻,区别于海水稻等,按稻谷类型,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水稻一般栽培于水田,无土栽培的是水上稻,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地位不容小觑;
但是目前现有的水稻种植一般采用纯人工劳作,农民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水稻生产产量低,且现有的水稻移栽机在使用时,禾苗放置后会一直受到阳光直射,导致禾苗附带的泥土干结,导致禾苗受高温损伤,影响禾苗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水稻种植一般采用纯人工劳作,农民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水稻生产产量低,且现有的水稻移栽机在使用时,禾苗放置后会一直受到阳光直射,导致禾苗附带的泥土干结,导致禾苗受高温损伤,影响禾苗的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自动化移栽机,包括移栽机身,所述移栽机身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箱,所述移栽机身的顶端对应驱动箱一侧位置处连接有移栽带,所述移栽机身的顶端对应移栽带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推把,所述移栽机身的顶端对应移栽带上方位置处安装有连架,所述连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移栽机身的顶端对应移栽带一端位置处安装有存储仓;
所述存储仓的顶端安装有调光保湿机构,所述调光保湿机构包括存储盖、储水仓、喷洒泵、传输管、雾化喷洒仓、调光腔、调节移槽、遮挡带和移把;
所述存储仓的顶端放置有存储盖,所述存储盖的顶端安装有储水仓,所述储水仓的底端内壁连接有喷洒泵,所述储水仓的底端对应喷洒泵位置处连接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底端穿过存储盖连接有雾化喷洒仓,所述存储盖的内部对称开设有调光腔,所述存储盖的外侧对应调光腔位置处开设有调节移槽,所述调光腔的内部放置有遮挡带,所述遮挡带的一端对应调节移槽位置处连接有移把;
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市电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喷洒泵的输入端。
根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雾化喷洒仓的底端均匀开设有雾化喷口,所述存储盖的外侧和内侧对应调光腔位置处嵌入契合连接有透明亚克力板。
根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连架的底端安装有捕虫防护机构,所述捕虫防护机构包括捕虫仓、进气孔、嵌入板、阻隔网、收集隔板、散发仓、诱虫粉包、散发孔和排气扇;
所述连架的底端安装有捕虫仓,所述捕虫仓的底端均匀开设有进气孔,所述捕虫仓的底端对应进气孔一侧位置处嵌入安装有嵌入板,所述嵌入板的顶端均匀连接有阻隔网,所述嵌入板的顶端对应阻隔网外侧位置处连接有收集隔板,所述捕虫仓的一端内壁放置有散发仓,所述散发仓的内壁均匀粘附有诱虫粉包,所述散发仓的底端对应诱虫粉包位置处均匀开设有散发孔,所述捕虫仓的底端对应散发仓位置处对称嵌入安装有排气扇;
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排气扇的输入端。
根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散发仓与捕虫仓之间卡接,所述阻隔网的安装角度为60度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4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数字解调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业用金属环制品表面光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