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源酶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5042.4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5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梁键钧;胡浩;王婵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德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20/189;A23K10/18;A23K20/28;A23K20/163;A23K20/24;A23K2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尹凡华 |
地址: | 5191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源酶 复合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源酶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外源酶复合制剂,包括以下组分:酶类、益生菌、载体和保护剂;所述酶类包括酸性纤维素酶、中性植酸酶、酸性木聚糖酶、中性蛋白酶、耐高温α‑淀粉酶、中性甘露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和果胶酶;所述益生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和蛭弧菌;所述载体选自所述载体选自沸石粉、蒙脱石或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保护剂包括海藻糖、酵母膏和粘多糖。所述外源酶复合制剂可抵御生鱼消化道的生理环境的破坏,充分发挥外源酶的效力,可有效提高生鱼的免疫力,提高对饲料养分的利用效率,减轻残余饲料对养殖水体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源酶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外源酶主要指不属于在制品本身所固有的外加酶类,将外源酶制剂用于水产饲料可带来以下效果:1.直接分解营养底物,提高代谢水平,降低饵料系数;2.补充外源消化酶,激活内源消化酶分泌,提高饲料利用率;3.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改善消化机能;4.提高免疫抵抗力,增进水产动物健康;5.促进植酸磷的消化吸收,减轻环境污染。
但目前外源酶制剂当前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定性方面,即添加酶制剂对水产动物有无促生长作用,能否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减少磷排出,而对酶制剂的定量研究较少。在实际应用中还发现,相同含量的具体外源酶应用于不同水产动物所产生的效果均不相同。这可能是由于酶反应与水产动物体内存在的酶系有关,相关反应极为复杂。添加哪种酶以及酶的适宜加入量,随不同的水产动物、不同的原料种类及其配比而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在其适宜添加范围内才能使生长达到最佳状态,过低过高效果都不好。
同时,外源酶只有随饲料进入动物消化道后才能起作用,因此要求酶制剂首先必须能在消化道的生理条件下(胃肠道的酸碱度、温度、离子浓度等)有活性;其次,因为酶是蛋白质,外源酶必须能够抵制动物消化道内源蛋白酶的降解作用。
因此,本司希望针对主营产品之一的生鱼饲料,开发一种特别适用于生鱼饲料的外源酶复合制剂,能够充分发挥外源酶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外源酶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外源酶复合制剂可以抵御生鱼消化道的生理环境的破坏,充分发挥外源酶的效力;可有效提高生鱼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并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改善消化机能,提高对饲料养分的利用效率,减轻残余饲料对养殖水体的污染。
一种外源酶复合制剂,包括以下组分:酶类、益生菌、载体和保护剂;
所述酶类包括酸性纤维素酶、中性植酸酶、酸性木聚糖酶、中性蛋白酶、耐高温α-淀粉酶、中性甘露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和果胶酶;
所述益生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和蛭弧菌;
所述载体选自沸石粉、蒙脱石或硅藻土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保护剂包括海藻糖、酵母膏和粘多糖。
现有外源酶类的种类很多,每种酶类又可划分多种具体的种类,如蛋白酶就至少包括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本发明通过研究生鱼的消化生理特点和探索各种酶类对生鱼的影响,经过长期筛选最终发现酸性纤维素酶、中性植酸酶、酸性木聚糖酶、中性蛋白酶、耐高温α-淀粉酶、中性甘露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和果胶酶等外源酶对生鱼生长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找到最适合生鱼的具体酶类及其最适用量,将各种酶类通过合理配伍,并负载在载体上,有效提高了生鱼对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生鱼的抗病力,并能够大大降低生鱼氮的排泄量,减轻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水体环境,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所用载体除用于负载酶类外,还可负载益生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德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德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50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