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热加工转移膜自动恒温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5223.7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5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学泰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7/00 | 分类号: | B29C37/00;B29L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热加工 转移 自动 恒温 循环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热加工转移膜自动恒温循环系统,包括恒温箱,恒温箱中设置有温控系统和热传感系统,包括环形基座,环形基座上设置有环形输送带,传送带配置有传送电机,传统电机通过传动辊带动传送带,所述基座上沿着环形输送带设置有多个恒温箱,恒温箱中带有加热机构,每个恒温箱带有不同温度设定。该新型热加工转移膜自动恒温循环系统能够加快加工速度,能够更加精准地调控温度以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热加工转移膜自动恒温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恒温循环系统能广泛用于干燥、浓缩、蒸馏、浸渍化学试剂和生物制品,也可用于水浴恒温加热和其他温度试验;亦可通过软管与其他设备相连,作为恒温源配套使用,用于给其它设备进行循环冷却,为用户提供一个冷热受控、温度均匀恒定的场源,对于转印膜的加工极为重要。传统转印膜加工中使用的自动恒温循环系统的温度控制不够精准和及时,对于恒温加热的难度比较难实现,因此需要对印刷过程中使用的恒温技术进一步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热加工转移膜自动恒温循环系统,该系统能够加快加工速度,能够更加精准地调控温度。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热加工转移膜自动恒温循环系统,包括恒温箱,恒温箱中设置有温控系统和热传感系统,包括环形基座,环形基座上设置有环形输送带,传送带配置有传送电机,传统电机通过传动辊带动传送带,所述环形基座上沿着环形输送带设置有多个恒温箱,恒温箱中带有加热机构,每个恒温箱带有不同温度设定。
优选的,所述环形输送带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恒温槽,所述恒温箱底部具有供环形输送带通过的传送槽,传送槽与所述恒温槽匹配,恒温槽带有侧壁,侧壁与所述传送槽的前后侧匹配,所述侧壁封闭传送槽前后侧的孔洞。
优选的,所述环形基座上正对所述传送槽的位置设置有热辐射板。
优选的,所述温控系统和热传感系统设置于恒温箱内,温控系统和热传感系统调控恒温箱中的恒温槽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温控系统和热传感系统设置于恒温箱内,所述热辐射板连接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和热传感系统调控恒温箱中的恒温槽的温度。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该新型热加工转移膜自动恒温循环系统能够加快加工速度,能够更加精准地调控温度以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热加工转移膜自动恒温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恒温箱和恒温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热加工转移膜自动恒温循环系统,包括恒温箱1,恒温箱1中设置有温控系统和热传感系统,包括环形基座2,环形基座2上设置有环形输送带3,传送带3配置有传送电机,传统电机通过传动辊带动传送带3,所述环形基座2上沿着环形输送带3设置有多个恒温箱1,恒温箱1中带有加热机构,一般为加热管,加热管围绕传送槽4设置,每个恒温箱1带有不同温度设定。上述环形输送带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恒温槽5,所述恒温箱1底部具有供环形输送带3通过的传送槽4,传送槽4与所述恒温槽5匹配,恒温槽5带有侧壁6,侧壁6与所述传送槽4的前后侧匹配,所述侧壁6封闭传送槽4前后侧的孔洞,环形基座2上正对所述传送槽4的位置设置有热辐射板7。上述温控系统和热传感系统设置于恒温箱1内,温控系统和热传感系统调控恒温箱1中的恒温槽5的温度。
参照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上述温控系统和热传感系统设置于恒温箱1内,所述热辐射板7连接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和热传感系统调控恒温箱1中的恒温槽5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学泰印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学泰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52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