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间关联规则的挖掘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5851.5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9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闫金凤;肖睿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6 | 分类号: | G06F16/26;G06F16/2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26651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关联 规则 挖掘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关联规则的挖掘方法、空间关联规则的挖掘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挖掘方法包括:对土地变化信息和岸线变化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多个合并网格单元和岸线变化强度;基于多个合并网格单元和岸线变化强度,建立模型运算决策表;以及对模型运算决策表进行挖掘,以获得空间关联规则;其中,在对土地变化信息和岸线变化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多个合并网格单元和岸线变化强度中,包括:对土地变化信息进行扇环形网格划分,以生成多个样本网格单元;确定多个样本网格单元中每个样本网格单元的土地变化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关联规则的挖掘方法、空间关联规则的挖掘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针对航运的发展对空间开发利用模式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存在基于关联规则的沿海土地利用空间序列模型的研究方法,该空间序列模型通过将海岸带简化为垂直于海岸线(即岸线)的相邻线以获得各种海陆方向的土地类型的排列顺序。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研究方法,实际上还存在若干局限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如下:
1)首先,由于现有方法主要关注的是土地利用类型的静态状况,仅注重挖掘某一时间点上沿海地区海-陆方向土地类型顺序,并不能反映时序间土地变化及转化等动态状况;
2)此外,现有方法所采用的样本分割方式是使用自海向陆的线条纵向贯穿区域内的土地类型。由于海岸带的岸线走势复杂多样,这种垂直于海岸线的线条在向内陆延伸的方向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间隙、交叠(重叠)的情况,交叠部分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重复样本的剔除,而线条间的间隙则导致该样本分割方式并不能完整覆盖区域内所有的土地,存在土地类型信息丢失的状况。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沿海土地利用空间序列模型的研究方法不能反映时序土地变化及转化等动态状况以及因线条在向内陆延伸方向上不可避免出现间隙、交叠导致的处理效率低且存在土地类型信息丢失的情况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关联规则的挖掘方法、空间关联规则的挖掘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间关联规则的挖掘方法,其中,包括:对土地变化信息和岸线变化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多个合并网格单元和岸线变化强度;基于多个合并网格单元和岸线变化强度,建立模型运算决策表;以及对模型运算决策表进行挖掘,以获得空间关联规则;其中,在对土地变化信息和岸线变化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多个合并网格单元和岸线变化强度中,包括:对土地变化信息进行扇环形网格划分,以生成多个样本网格单元;确定多个样本网格单元中每个样本网格单元的土地变化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对土地变化信息和岸线变化信息进行处理之前,还包括:基于土地覆被信息生成土地变化信息;以及基于码头岸线信息生成所述岸线变化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对土地变化信息进行扇环形网格划分,以生成多个样本网格单元中,包括:在平行于岸线方向上,对土地变化信息的区域岸线进行矢量化,获得矢量化数据;基于矢量化数据,以预设间隔从沿海至内陆生成多个列缓冲区;根据多个列缓冲区,构造贴合岸线地形的扇环形;对扇环形进行旋转划分,获得多个样本网格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确定多个样本网格单元中每个样本网格单元的土地变化强度中,包括:依据每个样本网格单元的总面积s0和每个样本网格单元中的土地变化面积s1,获取每个样本网格单元的土地变化率f,其中包括:f=s1/s0,f∈[0,1];根据土地变化率f,通过自然断点法获取每个样本网格单元的土地变化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5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