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形扰流板风能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6215.4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0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博;魏克湘;邹鸿翔;覃波;白泉;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03D5/06 | 分类号: | F03D5/06;F03D9/25;F03D80/00 |
代理公司: | 湖南乔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62 | 代理人: | 安曼 |
地址: | 4111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扰流板 风能 采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形扰流板风能采集系统,包括扰流板、支撑架、箱体、发电单元、两个复位弹簧和两个长条板,扰流板呈U形,位于箱体内的发电单元包括通过相对转动实现发电的定子和转子,两个板状的长条板平行间隔的设在箱体上,长条板的一端位于箱体内、另一端伸出箱体,长条板的位于箱体内的一端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在箱体上,且其一个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齿条,定子位于两个长条板之间,长条板通过齿条和定子啮合并带动定子转动,支撑架位于两个长条板之间,支撑架的一端连接发电单元、另一端伸出箱体后连接扰流板。本发明U型扰流板的尺寸设计使其在风力作用下左右摇晃特别快,提高了机电转换效率;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U形扰流板风能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目前常见的风力发电机一般都包括风轮,或者说,通过风轮采集风能。一般的风轮体形较大,制造、运输和安装成本较高,适用于规模较大的风力发电项目,目前适用于小形用电设备且使用方便灵活的风力发电装置不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形扰流板风能采集系统,U型扰流板的尺寸设计使其在风力作用下左右摇晃特别快,提高了机电转换效率;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风能的直接作用,使采集系统内部机械传动结构运动,提高了采集系统的敏感性;能对周围小型用电设备提供电能输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U形扰流板风能采集系统,包括扰流板、支撑架、箱体、发电单元、两个复位弹簧和两个长条板,扰流板呈U形,位于箱体内的发电单元包括通过相对转动实现发电的定子和转子,两个板状的长条板平行间隔的设在箱体上,长条板的一端位于箱体内、另一端伸出箱体,长条板的位于箱体内的一端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在箱体上,且其一个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齿条,两个长条板的设有齿条的两个侧面相向布置,所述定子位于两个长条板之间,长条板通过齿条和转子 啮合并带动转子 转动,支撑架位于两个长条板之间,支撑架的一端连接发电单元、另一端伸出箱体后连接扰流板,风吹动扰流板和支撑架摆动,支撑架推动长条板下移带动转子 转动同时压缩复位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支撑架包括连接成“十”字形的固定杆和推杆,固定杆的一端连接发电单元、另一端连接扰流板,推杆的中部连接固定杆的中部、两端分别衔接两个长条板。
固定杆具有弹性,固定杆和发电单元固定连接。
固定杆不具有弹性,固定杆的一端通过套筒套接在发电单元外,所述套筒相对发电单元可转动。
扰流板的横截面呈U形,扰流板的长度方向和推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推杆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衔接两个长条板。
长条板的顶面为倾斜面,两个长条板的两个倾斜面相向布置。
箱体的顶面设有两个导向孔,两个长条板分别穿过两个导向孔。
所述定子包括电磁盘和多组感应线圈,电磁盘通过轴固定安装在箱体上,电磁盘的两个相对的端面上各设有多个线圈槽,每个线圈槽内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转子上设有多个永磁体。
转子设有两个,两个转子分别位于电磁盘的两侧,电磁盘的两个设有感应线圈的端面分别和两个转子相向布置。
所述转子包括棘轮、齿轮盘和棘齿板,齿轮盘的圆周面上设有多个轮齿,齿轮盘的一个端面上设有棘齿板,棘齿板上设有棘齿,棘轮的两个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棘轮槽和永磁体槽,永磁体槽设有多个,每个永磁体槽内放置永磁体,棘轮槽的侧面上个设有多个棘齿槽,棘齿板位于棘轮槽内,棘齿位于一个槽棘齿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62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网通信安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同步保持自适应控制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