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6490.6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9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懿;刘秀;蔡雄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欧菲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02;G02B13/14;G02B13/18;G02B1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鸿华 |
地址: | 300385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系统 模组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光学系统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胶合;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且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FNO≤1.9;其中,FNO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圈数。上述光学系统,满足上述条件式时,可以实现所述光学系统的大光圈特性,以提升所述光学系统的光通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红外探测镜头广泛应用于军工装备、安防监控、三维空间测量等。光通量是红外探测镜头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要求红外探测镜头在光线微弱的环境中,仍能大程度地收集到由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以充分获取目标物体的信息。然而,为能够在光线微弱的环境下达到清晰的成像效果,传统的红外探测镜头的光通量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以提升光学系统的光通量。
一种光学系统,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
具有屈折力的第二透镜;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胶合;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
且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FNO≤1.9;
其中,FNO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圈数。
上述光学系统,各透镜之间的屈折力得到合理的搭配,有助于扩大光学系统的光圈,使得光学系统更容易实现大光圈的特性。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胶合,有利于消除光圈扩大所产生的像差,使光学系统在具备大光圈特性的同时也能够保证良好的成像质量。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有助于缩短所述光学系统的系统总长,实现小型化设计,而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胶合,有利于减少所述光学系统的色差及球差。满足上述条件式时,可以实现所述光学系统的大光圈特性,以提升所述光学系统的光通量,进而使所述光学系统在光线微弱的环境下拍摄时,也能达到清晰的成像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40≤f34/(CT3-CT4)≤530;
其中,f34为所述第三透镜及所述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CT3为所述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即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满足上述条件式时,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能够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合理配置所述第三透镜的负屈折力以及所述第四透镜的正屈折力,从而使所述第三透镜及所述第四透镜之间能够相互校正像差,进而有利于降低所述光学系统的像差。低于上述条件式的下限时,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差异过大,不利于所述第三透镜及所述第四透镜的胶合工艺,同时在温度变化大的环境下,所述第三透镜及所述第四透镜因中心厚度差异而产生的冷热变形量差异大,容易产生胶裂或脱胶等现象。超过上述条件式的上限时,所述第三透镜及所述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过大,所述第三透镜及所述第四透镜组成的透镜组容易产生严重的像散现象,不利于所述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提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2≤CT1/ET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欧菲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欧菲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64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采空区的探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储物功能的智能汽车遮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