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坡度地库顶板排水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6686.5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4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洪;贾星亮;马其飞;白月;任翔;樊佳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3F5/04;E03F5/1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杨文艳 |
地址: | 030053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坡度 顶板 排水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无坡度地库顶板排水方法及其应用;采用排、堵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堵:第一:在漏水部位先用电锤钻孔;第二:在已打好的孔内栽入注浆嘴,拧紧注浆嘴的螺丝,使其膨胀,把注浆嘴固定墙体内;第三:将堵漏剂从注浆管缓缓注入注浆嘴内;第四:待堵漏剂凝固后,将注浆嘴墙外部分切除;(2)、排:安装积水处理装置对顶板上部积水排出,所述积水处理装置由多个排水井、地漏、地库内集水坑组成,每个大型绿化地块内地库顶板上部设置排水井和地漏;本发明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排水效果,使得地库顶板覆土中的雨水积水和绿化浇水能够及时排出,避免了地库顶板覆土中长期积水造成地面下沉和地库内漏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车库排水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无坡度地库顶板排水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车库主要分为大底盘地库和普通独立地库。因大底盘地库较独立地库土地利用率高,且独立地库由于地库顶板上部回填土和主楼与地库之间回填土的夯实要求不同经过长期的不均匀沉降,极易造成路面塌陷、下沉然后把管道压断等情况的发生,所以目前大部分开发商均采用大底盘地库。但由于大底盘地库南北及东西跨度大,结构找坡难度大,采用虹吸式排水成本高、效率不明显,土壤和地库接触面较普通独立地库大,在地库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漏水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大底盘地库投入使用后容易发生漏水、地库顶板积水的问题,提供一种无坡度地库顶板排水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坡度地库顶板排水方法,采用排、堵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堵:
第一:在漏水部位先用电锤钻孔,孔径为φ14㎜,深度为墙体的1/3左右;
第二:在已打好的孔内栽入注浆嘴,拧紧注浆嘴的螺丝,使其膨胀,把注浆嘴固定墙体内;
第三:用超高压注浆泵将堵漏剂从注浆管缓缓注入注浆嘴内;
第四:待堵漏剂凝固后,将注浆嘴墙外部分切除;
(2)、排:
安装积水处理装置对顶板上部积水排出,所述积水处理装置由多个排水井、地漏、地库内集水坑组成,每个大型绿化地块内地库顶板上部设置排水井和地漏,选取临近地下车库集水坑的位置设置并观察排水情况,根据排水情况制定下一步水井和地漏设置位置,所述排水井的间距为100-200米。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井设置在植被的下方及地库顶板上方之间的种植土内,所述排水井顶部连接有井盖,所述井盖位于植被处;位于排水井腔体内部的地库顶板上装设有与排水井腔体相连通的地漏,所述排水井的井壁内侧设置有爬梯,排水井底部的井壁的上开设有过水孔,设有过水孔的井壁处还覆盖有土工布, 所述土工布的外侧由近及远依次填充有卵石、砾石和粗砂的填充物,填充物的高度高于土工布的高度;所述排水井的底部涂有防水涂料。
雨水及室外绿化浇水通过蒸发和地面植被吸收一部分,剩余积水会通过地库顶板上部的种植土渗透到下去,通过排水井周围的粗砂、砾石、卵石和土工布进行过滤,避免地库顶板上部的种植土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通过在排水井底部设置的过水孔排入井内,排水井底部做防水处理避免排入井内的积水在地漏口的周围渗入地库内,通过与地漏连通的排水管引入地库内的临近集水坑内,通过地库内集水坑潜污泵排入室外雨水管道内。根据排水井的深度要求在井壁周围设置的钢爬梯定期对排水井进行清理。
另外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无坡度地库顶板排水方法在大底盘地库顶板排水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排水效果,使得地库顶板覆土中的雨水积水和绿化浇水能够及时排出,避免了地库顶板覆土中长期积水造成地面下沉和地库内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66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