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推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7416.6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2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黄涛;杨秀礼;张永涛;张国志;屠柳青;程茂林;朱明清;涂同珩;夏昊;徐杰;廖朝昶;刘可心;胡骏;张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C20/70 | 分类号: | G16C20/70;G16C60/00;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刘艺玮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混凝土 原材料 配合 推荐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以已完工的混凝土施工项目中积累的有关混凝土的原材料供应商、原材料生产和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包含混凝土中各原材料的成本单价数据、各原材料的性能参数数据、混凝土配合比数据以及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数据的历史数据库;
S2,对历史数据库中各原材料的性能参数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得到新的各原材料的性能参数数据;
S3,将多个学习器进行整合,得到混合学习器,所述混合学习器包括高斯过程回归、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决策树;
S4,以历史数据库中混凝土配合比数据以及标准化处理后的各原材料的性能参数数据为输入值,以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数据为输出值,利用混合学习器建立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的预测模型;
S5,根据项目施工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初步筛选出满足条件的各原材料的供应商,并列出混凝土各原材料供应商的所有组合情况;
S6,利用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的预测模型,以筛选后的各原材料的性能参数数据和混凝土配合比数据为变量,利用穷举法穷举预测不同供应商组合以及配合比下的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数据,并建立穷举预测数据库;
S7,以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指标为边界条件,在穷举预测数据库中输入各原材料成本单价数据,并筛选出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达标且各原材料总成本最低的混凝土各原材料的供应商和混凝土配合比的组合数据,并推荐给混凝土施工单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对历史数据库中各原材料的性能参数数据标准化处理的方式为,将各原材料中的每种性能参数的数据减去该性能参数的所有的数据的均值,并除以该性能参数所有的数据的方差,得到新的各原材料的性能参数数据,并将处理后的各原材料的性能参数数据作为输入值,输入到混合学习器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的预测模型的过程中,是将标准化处理后的各原材料的性能参数数据、混凝土配合比数据以及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数据随机划分成75%的训练集和25%的测试集,并将标准化处理后的原材料的性能参数数据、混凝土配合比数据作为输入值,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参数数据作为输出值,在训练集上使用与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相匹配的学习器,训练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的回归模型,并在测试集上测试回归精度,根据回归精度逐步调整训练模型的超参数,最终训练得到精确的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的预测模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归模型的回归精度的测试是以均方误差为测试指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将筛选后的混凝土配合比数据的最大值乘以110%,最小值乘以90%,作为穷举预测混凝土配合比的上极限和下极限,并建立穷举预测数据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极限和下极限之间的混凝土配合比数据均分成十等份,作为穷举预测过程中的采样间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矿粉、外加剂和粗集料以及细集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的性能参数包括,坍落度、混凝土强度、氯离子扩散系数和耐蚀系数以及电通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各项性能参数的预测模型包括,坍落度预测模型、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氯离子扩散系数预测模型和耐蚀系数预测模型以及电通量预测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74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